螽羽
【拼音】:zhōng yǔ
【注音】:ㄓㄨㄥㄩˇ
【结构】:螽(上下结构)羽(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孔颖达疏:'此以螽斯之多﹐喻后妃之子。而言羽者﹐螽斯羽虫﹐故举羽以言多也。'后因以'螽羽'比喻夫妇和睦﹐子孙众多。
基础解释见/'螽羽诜诜/',《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孔颖达疏:/'此以螽斯之多﹐喻后妃之子。而言羽者﹐螽斯羽虫﹐故举羽以言多也。/'后因以/'螽羽诜诜/'比喻夫妇和睦﹐子孙众多。
引证解释⒈见“螽羽詵詵”。
汉语大词典见“螽羽诜诜”。《汉语大词典》:螽羽诜诜(螽羽诜诜) 拼音:zhōngyǔshēnshēn《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孔颖达疏:“此以螽斯之多,喻后妃之子。而言羽者,螽斯羽虫,故举羽以言多也。”后因以“螽羽诜诜”比喻夫妇和睦,子孙众多。明无名氏《四贤记·媒议》:“但只愿螽羽诜诜,掌上珠还。”亦省作“螽羽”。明屠隆《昙花记·定兴开宴》:“螽羽逮下,鸡鸣相夫。贵以无骄,美能不妒。”
其他释义1.见'螽羽诜诜'。
读音:zhōng
[zhōng]
〔螽斯〕昆虫。种类很多。体窄长,绿或褐色,触角细长,雄虫以翅摩擦发声,善跳跃。大多是植物害虫。
读音:yǔ
[yǔ]
(1)(名)羽毛。
(2)(名)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的“6”。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