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以待毙
【拼音】:zuò yǐ dài bì
【注音】:ㄗㄨㄛˋ一ˇㄉㄞˋㄅ一ˋ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坐以待毙
【繁体】:坐以待斃
词语解释坐以待毙zuòyǐdàibì。(1)静坐等着送死。比喻遭到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坐以待毙[zuòyǐdàibì]⒈静坐等着送死。比喻遭到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措施。英sitstillwaitingfordeath;awaitone’sdoom;resignoneselftodeath;
基础解释坐着等死。比喻将遭灭顶之灾而无积极措施。
引证解释⒈亦省作“坐毙”。引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水浒传》第一〇八回:“杨志、孙安、卞祥与一千军士,马罢人困,都於树林下坐以待毙。”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善良之民,坐而待毙。”清朱佐朝《后渔家乐》二:“贤契既同我去,夫人在此伶仃无倚,何不同奔他途,母子终须有顾,何必坐以待毙。”吴玉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大家都感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斗争。”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二:“十万大师瘴厉腹疾,死者八九……盖逵承望丞相风指,因致坐毙。”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空床呻吟,无力延医,以此坐毙,不可纪称。”
综合释义坐着等死。形容在极端困难中,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人民大众不会~。
网友释义坐以待毙是一个成语,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释义:坐:坐守(引申为不劳、不动);毙:死。坐着等死。坐着等死。形容在极端困难中,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汉语大词典亦作“坐而待毙”。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措施。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水浒传》第一○八回:“杨志、孙安、卞祥与一千军士,马罢人困,都于树林下坐以待毙。”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九》:“善良之民,坐而待毙。”清朱佐朝《后渔家乐》二:“贤契既同我去,夫人在此伶仃无倚,何不同奔他途,母子终须有顾,何必坐以待毙。”吴玉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大家都感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斗争。”亦省作“坐毙”。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二:“十万大师瘴厉腹疾,死者八九……盖逵承望丞相风指,因致坐毙。”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空床呻吟,无力延医,以此坐毙,不可纪称。”
国语辞典形容面临危难,不积极奋发,坐等失败。《隋唐演义.第五八回》:「止因缺了粮饷,所以固守孤城,坐以待毙。」也作「坐而待毙」。坐以待毙[zuòyǐdàibì]⒈形容面临危难,不积极奋发,坐等失败。也作「坐而待毙」。引《隋唐演义·第五八回》:「止因缺了粮饷,所以固守孤城,坐以待毙。」反垂死挣扎死里逃生成语解释坐以待毙
辞典简编版形容面临危难,不积极有所作为,反而坐等失败。 【造句】他面对这样大的危机,却不设法解决,岂不是要坐以待毙?
成语词典版01.《金史.卷一一四.白华列传》:「归德城虽坚,久而食尽,坐以待毙,决不可往。」02.《水浒传.第一零八回》:「杨志、孙安、卞祥与一千军士,马罢人困,都于树林下坐以待毙。」03.《说唐演义.第一五回》:「相公还须打点主意,决不可束手无策,坐以待毙。」04.《隋唐演义.第六回》:「但如今世界止凭才貌,不足以勘平祸乱,如遇患难,此辈咬文嚼字之人,只好坐以待毙,何足为用?」05.《镜花缘.第四零回》:「太后因贫寒老媪,肩不能担,手不能提;既无六亲之靠,又乏薪水之资;每逢饥寒,坐以待毙,情实堪伤。」
出处《管子·参患》:“短兵待远矢;与坐而待死者同实。”
法语attendre la mort passivement, sans réagir
其他释义坐着等死。形容在极端困难中,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
1.气质虚弱者因以伤生,虽父母爱怜,而死者不可复生,断者不可复续矣!即幸全性命,而终日需人扶掖,井臼安克操持?偶有水火、盗贼之灾,则步履艰难,坐以待毙。
2."玉米爱心基金"是一个自愿筹集资金为中国贫困的白血病孩子。这些贫困白血病孩子的家庭面对着昂贵的医药费,除了坐以待毙,其它的什么也做不了。
3.你这样只能坐以待毙,不如想法摆脱困境。
4.与其这样坐以待毙,还不如想法摆脱困境。
5.困在网子上的飞蛾只好坐以待毙地任由蜘蛛摆布。
6.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逃出去,要死生有命,不能坐以待毙。
7.你坐以待币,钱币的币,我们坐以待毙,毙命的毙。
8.在当今主流被各种门事件牵着走的时候,俺,也不坐以待毙,咱也来个门,啥门?闭门!——闭门思过、闭关修炼!
9.让我立刻行动起来吧,即使这行动不能带来成功,但是哪怕行动导致了失败,也胜过坐以待毙。
10.时机允许之时,绝不坐以待毙。南派三叔。
读音:zuò
[zuò]
1.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垫。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坐禅。坐功。坐骑。
2. 乘,搭:坐车。坐船。
3.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坐庄。
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5.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6.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坐。
7.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9. 定罪:连坐。反坐。坐赃(犯贪赃罪)。
10. 瓜果等植物结实:坐瓜。坐果。
11. 同“座”。
读音:yǐ
[yǐ]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读音:dài,dāi
[dài]
[ dài ]1.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 dāi ]1. 停留,逗留,迟延:你待一会儿再走。
读音:bì
[bì]
1.死(用于人时多含贬义):~命。击~。牲畜倒~。
2.枪毙:昨天~了一个抢劫杀人犯。
3.仆倒:多行不义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