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讥
【拼音】:jiàn jī
【注音】:ㄐ一ㄢˋㄐ一
【结构】:见(独体结构)讥(左右结构)
【繁体】:見譏
词语解释被讥笑。见讥[jiànjī]⒈被讥笑。
引证解释⒈被讥笑。引《晋书·熊远传》:“有德而无力者退,修望而有助者进;称职以违俗见讥,虚资以从容见贵。”明刘基《春秋明经·筑郿大无麦禾臧孙辰告籴于齐新延厩》:“曾谓君国子民之道而若是乎?宜其见讥於君子矣!”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浙东学术》:“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宋学之所以见讥於大雅也。”
网络解释见讥被讥笑
汉语大词典被讥笑。《晋书·熊远传》:“有德而无力者退,修望而有助者进;称职以违俗见讥,虚资以从容见贵。”明刘基《春秋明经·筑郿大无麦禾臧孙辰告籴于齐新延厩》:“曾谓君国子民之道而若是乎?宜其见讥于君子矣!”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浙东学术》:“儒者欲尊德性,而空言义理以为功,此宋学之所以见讥于大雅也。”
其他释义1.被讥笑。
1.遂使新垣族灭,信、越菹醢,见讥良史,谓之过刑。
读音:jiàn,xiàn
[jiàn]
[ jiàn ]1. 看到:看见。罕见。见微知著。见义勇为。见异思迁。
2. 接触,遇到:怕见风。见习。
3. 看得出,显得出:见效。相形见绌。
4. (文字等)出现在某处,可参考:见上。见下。
5. 会晤:会见。接见。
6. 对事物观察、认识、理解:见解。见地(见解)。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
7. 助词,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见外。见教。见谅(原谅我)。见笑(被讥笑)。
[ xiàn ]1. 古同“现”,出现,显露。
2. 古同“现”,现存。
读音:jī
[jī]
讥讽:~笑。~刺。反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