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
【拼音】:hào sàn
【注音】:ㄏㄠˋㄙㄢˋ
【词性】:动词。
【结构】:耗(左右结构)散(左右结构)
【简体】:耗散
【繁体】:耗散
词语解释耗散hàosàn。(1)减少,散失。耗散[hàosàn]⒈减少,散失。例资金耗散。英dissipate;
基础解释减少,散失资金耗散。
引证解释⒈损减散失;消散。引《新唐书·兵志》:“自高宗武后时,天下久不用兵,府兵之法寖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宋苏辙《汉武帝论》:“及其晚岁祸灾并起,外则黔首耗散,内则骨肉相贼杀。”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可惜耗散了风云气,沉埋了经济手。”
网络解释耗散耗散结构(dissipativestructure)关于“耗散结构”的理论是物理学中非平衡统计的一个重要新分支,是由比利时科学家伊里亚·普里戈津(I.Prigogine)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由于这一成就,普里戈津获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差不多是同一时间,西德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Haken)提出了从说明研究对象到方法都与耗散结构相似的“协同学”(Syneraetics),哈肯于1981年获美国富兰克林研究院迈克尔逊奖。现在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学通常被并称为自组织理论。
综合释义损减散失;消散。《新唐书·兵志》:“自高宗武后时,天下久不用兵,府兵之法寖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宋苏辙《汉武帝论》:“及其晚岁祸灾并起,外则黔首耗散,内则骨肉相贼杀。”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可惜耗散了风云气,沉埋了经济手。”耗散[hàosàn]消耗散失。《新唐书.卷五零.兵志》:「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众人不知其意,只当他受了这半日的折磨,精神耗散,才尽词穷了。」
汉语大词典损减散失;消散。《新唐书·兵志》:“自高宗武后时,天下久不用兵,府兵之法寖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宋苏辙《汉武帝论》:“及其晚岁祸灾并起,外则黔首耗散,内则骨肉相贼杀。”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三折:“可惜耗散了风云气,沉埋了经济手。”
国语辞典消耗散失。耗散[hàosàn]⒈消耗散失。引《新唐书·卷五〇·兵志》:「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众人不知其意,只当他受了这半日的折磨,精神耗散,才尽词穷了。」英语todissipate,tosquander德语ableiten,zerstreuen,verschwenden,verschleudern法语dissipation
辞典修订版消耗散失。《新唐书.卷五零.兵志》:「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众人不知其意,只当他受了这半日的折磨,精神耗散,才尽词穷了。」
其他释义1.损减散失;消散。
1.耗散结构理论是一种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
2.医疗科研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负熵增加原理和耗散结构理论是理解开放系统演变的一把钥匙。
3.他批评的是一个封闭结构的耗散与热寂。
4.可以获得高空间波数、大部分位于耗散区的湍流谱,而用其它方法不易获得此区域的湍流谱。
5.能量耗散的思想与我们的认知外延密切相关。
6.食不得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眠不得过久,过久则精气耗散。
7.耗散单元嵌入到了建筑的骨架中,它们就是液压的圆筒,可以伸长来限制建筑物的摇摆,逐渐耗散运动的能量。
8.并且,给出了时滞相关的鲁棒耗散的状态反馈控制器。
9.细长体双自旋卫星自旋部分的能量耗散会导致卫星章动运动的发散。
10.因此,摩擦力称为非保守力或耗散力。
读音:hào
[hào]
(1)(动)减损;消耗:点灯~油|锅里的水快~干了。
(2)(动)〈方〉拖延:你别~着了;快走吧。
(3)(名)坏的音信或消息:噩~|死~|音~。
读音:sàn,sǎn
[sàn]
[ sàn ]1.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2. 分布,分给:散布。散发(fā)。天女散花。
3. 排遣:散心。散闷(mèn)。
4.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 sǎn ]1. 没有约束,松开: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
2. 分开的,分离的: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
3. 零碎的:散碎。散装。散页。
4. 中医称药末:散剂。丸散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