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号员
【拼音】:sī hào yuán
【注音】:ㄙㄏㄠˋㄩㄢˊ
【结构】:司(半包围结构)号(上下结构)员(上下结构)
【繁体】:司號員
词语解释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管吹号的战士。司号员[sīhàoyuán]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管吹号的战士。
引证解释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管吹号的战士。引杨成武《飞夺泸定桥》:“全团的司号员集中起来吹起冲锋号。”魏洪亮《夜战山城堡》:“他跳下牲口,坐在地上,跟我们团部的一些通信员、司号员、饲养员谈起来。”
网络解释司号员司号员,是中国人民军队曾经独有的一个兵种,其主要职责就是吹军号。“司号员鼓鼓嘴,千军万马跑断腿。”这句当年流传在军营中的顺口溜,形象地说明了司号兵的重要地位。
汉语大词典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管吹号的战士。杨成武《飞夺泸定桥》:“全团的司号员集中起来吹起冲锋号。”魏洪亮《夜战山城堡》:“他跳下牲口,坐在地上,跟我们团部的一些通信员、司号员、饲养员谈起来。”
其他释义1.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管吹号的战士。
1.当晨曦的阳光洒在草原上的时候,司号员吹响了起床号。
2.司号员吹冲锋号,其他人随我冲!
3.司号员,给老子吹冲锋号!其余人杀呀···“肖剑川扔出手里最后一个手榴弹道,趁着烟雾还未散尽,左手握着勃朗宁,右手抄起大刀片,一马当先,冲坡而下。
4.胡奇才略一思忖,命令司号员用号音调两个连上来,同时命令政委李伯秋带队迅速向西转移。
5.的喊声,边上的小个子司号员吹起了冲锋号“嘀嘀嗒嘀、嘀嘀……”。
6.司号员!给老子吹冲锋号!弟兄们!不要给鬼子整队反击的机会!杀上前去,消灭他们。
7.连队的文书带着通讯员、司号员、理发员等人早早地就守侯在罗锅前,为的是给连队干部搞点特殊化,在清汤里多捞几颗米。
8.吹奏军号的仿佛不是司号员,而是军队本身自然而然地发出的乐声,国王的驾临真使他们感到非常高兴。
9.最后,外面有乱糟糟的声音传来,听起来和昨晚召唤的司号员拉尔有些关系。
10.待部队运动到位后,张本初向天上放了一枪,司号员吹响了冲锋号,李士杰站起来,挥动驳壳枪大吼道“弟兄们,冲啊!”。
读音:sī
[sī]
(1)主管。
(2)(动)主持、操作。
(3)(名)一级机关内一部门。
(4)姓。
读音:hào,háo
[hào]
[ hào ]1. 名称:国号。年号。字号。
2.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3. 记号,标志:信号。暗号。
4.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编号。号码。
5. 扬言,宣称:号称。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
6. 指某种人员:病号。伤号。
7. 标上记号:号房子。把这件东西号上。
8. 号令,命令:发号施号令。号召。
9.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吹号。号兵。
10. 量词,用于人数:昨天去了几十号人。
[ háo ]1.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呼号。号叫。
2. 大声哭:哀号。号丧。号啕大哭。
读音:yuán,yún,yùn
[yuán]
[ yuán ]1. 人,工作或学习的人:员工。教员。演员。动员。复员。司令员。
2. 指团体组织中的人:成员。团员。党员。会员。
3. 周围:幅员辽阔。
4. 量词,常用于武将:一员小将。
[ yún ]1. 增加。
2. 表示语气。
3. 古人名用字。
[ yùn ]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