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
【拼音】:guó yǔ
【结构】:國(全包围结构)語(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国语guóyǔ。(1)中国主要方言,全国约五分之四地方使用。(2)中国学校和政府过去所用的官方语言,现在叫做普通话。(3)过去指中、小学的语文课。
网络解释国语(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网友释义《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他的编纂方法是以国分类,以语为主,故名“国语”。至唐,始有人疑问,或谓之西汉刘向校书所辑,或谓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陆续编成,近代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是战国或汉后的学者托名春秋时期各国史官记录的原始材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将存疑考证。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约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公元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法语Guoyu
国语词典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语,有别于方言。
读音:yǔ,yù
[yǔ]
[ yǔ ]1.话:~言。
2.说:细~。
3.谚语;成语:~云,“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代替语言表示意思的动作或方式:手~。
5.姓。
[ yù ]均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