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干菜
【拼音】:méi gān cài
【注音】:ㄇㄟˊㄍㄢㄘㄞˋ
【结构】:梅(左右结构)干(独体结构)菜(上下结构)
【繁体】:梅乾菜
词语解释以芥菜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干菜。梅干菜[méigāncài]⒈以芥菜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干菜。
引证解释⒈以芥菜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干菜。引柴萼《梵天庐丛录·梅干菜》:“江浙间,梅乾菜为佐簋良相……询诸潮梅人,始悟梅乾菜原倡製於梅州,製法以芥菜杂盐稍煮,出釜晒乾,再入釜,炙以糖料,再晒再乾,遂成乾菜。‘梅’盖以誌创地也。”亦省称“梅乾”。周作人《回忆录》六九:“匣中盛饭,别一格盛菜,上者有鱼,否则苦咸的梅干一二而已。”
网络解释梅干菜(食物)梅干菜,是一道浙江金华、丽水、慈溪、余姚、绍兴、江西抚州等地区常见的特色传统名菜。有芥菜干、油菜干、白菜干、冬菜干、雪里蕻干之别,多系居家自制,使菜叶晾干、堆黄,然后加盐腌制,最后晒干装装坛。
综合释义以芥菜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干菜。柴萼《梵天庐丛录·梅干菜》:“江浙间,梅乾菜为佐簋良相……询诸潮梅人,始悟梅乾菜原倡製於梅州,製法以芥菜杂盐稍煮,出釜晒乾,再入釜,炙以糖料,再晒再乾,遂成乾菜。‘梅’盖以誌创地也。”亦省称“梅乾”。周作人《回忆录》六九:“匣中盛饭,别一格盛菜,上者有鱼,否则苦咸的梅干一二而已。”
汉语大词典以芥菜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干菜。柴萼《梵天庐丛录·梅干菜》:“江浙间,梅乾菜为佐簋良相……询诸潮梅人,始悟梅乾菜原倡制于梅州,制法以芥菜杂盐稍煮,出釜晒乾,再入釜,炙以糖料,再晒再乾,遂成乾菜。‘梅’盖以志创地也。”亦省称“梅乾”。周作人《回忆录》六九:“匣中盛饭,别一格盛菜,上者有鱼,否则苦咸的梅干一二而已。”
其他释义1.以芥菜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干菜。
1.本梅干菜是家常菜中的常备品,不过这种食品却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风险。
2.地方特色菜温州梅干菜肉饼。
3.除怀旧菜式外,堂屋的其他菜品也广受顾客好评,比如米粉肉、腐竹牛腩、鸭头、梅干菜烧猪脚等。
4.梅干菜是牧场晒制,控管品质又保有浓浓客家原味,扣肉不会太肥也不死咸,配上新鲜牛奶手工制作的“鲜奶馒头”,融合其中风味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5.夏季养生小秘方,助你消暑又降温,每天酸奶一小杯,预防腹泻是良方,蔬菜汤放梅干菜,养护肠胃市高招,白天久待空调房,运动出汗排毒妙。愿安康围绕!
6.这就做成了“香干菜”,也就是我们常吃的梅干菜,以浙江绍兴出产的最为著名,这点吃货都是了然于胸的。
7.缙云的敲肉羹、豆腐丸、梅干菜、土爽面、芥菜饭等传统民间美食,土色土香,风味十足。
8.从“超强台风”到“热带风暴”,让人担心不已的“梅超风”缘何变成了“梅干菜”?强度为何起起伏伏。
9.菱角烧肉、腐乳肉、梅干菜烧肉、鱼香肉丝等口味的粽子。
10.我觉得这里最好吃的是梅干菜扣肉,那梅干菜腌得喷香,再加上肉焖一焖,别提有多香了。
读音:méi
[méi]
(1)(名)乔木;性耐寒;早春开花;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果实球形;味酸。
(2)(名)这种植物的花。
(3)(名)这种植物的果实:~子
(4)(名)姓。
读音:gān,gàn
[gān]
[ gān ]1.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3.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6. 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7. 个数:若干。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9. 枯竭,尽净:干尽。干杯。
10. 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11.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12. 〔干将(jiàng)〕古剑名。
13. 姓。
[ gàn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2. 做:干事。说干就干。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干才。干员。干练。
4. 方言,坏、糟:事情要干。
读音:cài
[cài]
(1)(名)能作副食品的植物;蔬菜:种~|野~。
(2)(名)专指油菜:~子|~子油。
(3)(名)经过烹调的蔬菜、蛋品、肉类等副食品:荤~|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