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妆
【拼音】:shàng zhuāng
【注音】:ㄕㄤˋㄓㄨㄤ
【结构】:上(独体结构)妆(左右结构)
【简体】:上妆
【繁体】:上妝
词语解释1.出嫁前新娘梳洗打扮。2.演员于演出前进行化妆。上妆[shàngzhuāng]⒈出嫁前新娘梳洗打扮。⒉演员于演出前进行化妆。
基础解释出嫁前新娘梳洗打扮。演员于演出前进行化妆。
引证解释⒈出嫁前新娘梳洗打扮。引《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舅太太打发送礼的男女家人去后,便叫人铺水控单,放梳头匣儿,催姑娘上妆。”⒉演员于演出前进行化妆。引徐迟《牡丹》三:“平素她化妆很耗费时间,这夜晚她匆匆上妆就登了台。”
网络解释上妆上妆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àngzhuāng,意思是出嫁前新娘梳洗打扮。
综合释义出嫁前新娘梳洗打扮。《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舅太太打发送礼的男女家人去后,便叫人铺水控单,放梳头匣儿,催姑娘上妆。”演员于演出前进行化妆。徐迟《牡丹》三:“平素她化妆很耗费时间,这夜晚她匆匆上妆就登了台。”上妆[shàngzhuāng]化妆打扮。如:「她这次演一位六十岁老人,每天光是上妆就得花上一、两个小时。」
网友释义shàngzhuāngㄕㄤˋㄓㄨㄤ上妆(上妆)1、出嫁前新娘梳洗打扮。《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舅太太打发送礼的男女家人去后,便叫人铺水控单,放梳头匣儿,催姑娘上妆。”2、演员于演出前进行化妆。徐迟《牡丹》三:“平素她化妆很耗费时间,这夜晚她匆匆上妆就登了台。”
汉语大词典(1).出嫁前新娘梳洗打扮。《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舅太太打发送礼的男女家人去后,便叫人铺水控单,放梳头匣儿,催姑娘上妆。”(2).演员于演出前进行化妆。徐迟《牡丹》三:“平素她化妆很耗费时间,这夜晚她匆匆上妆就登了台。”
国语辞典化妆打扮,如:「她这次演一位六十岁老人,每天光是上妆就得花上一、两个小时。」上妆[shàngzhuāng]⒈化妆打扮。例如:「她这次演一位六十岁老人,每天光是上妆就得花上一、两个小时。」
辞典简编版化妆打扮。 【造句】她这次演一位六十岁老人,每天光是上妆就得花上一、两个小时。
其他释义1.出嫁前新娘梳洗打扮。2.演员于演出前进行化妆。
1.妇女好有一比母老虎,工作起来似猛虎下山。打扮上妆漂亮美丽娇,三八节日上台表演赛。妇女选美评比进级奖,貂蝉容颜杨玉环的美。愿你青春靓丽花一朵!
2.温柔贤惠善言慈心,老人孩子家务全包。洗衣做饭样样能干,打扮上妆美丽漂亮。不细分辨难以相信,穿锦戴银魅力无穷。愿你三八节日欢,细腰柳眉喜乐天!
3.胭脂纸有两层,上层采用吸油纸,起到清洁嘴唇作用,下层为胭脂纸,用来上妆。
4.那会儿特别瘦,腿又特别长,外号小火柴、小骷髅,扮上妆像外国人唱京剧,所以对自己的外形有深深的自卑。
5.恭喜你喜得贵子,愿你幸福得像花一样,甜蜜做成温床,用开心快乐点缀,用其乐融融陪衬,用满面春风上妆,用眉开眼笑挑眉,用春风得意易容。有你贵子相伴,快乐直到永远。
6.正月迎春金样黄,二月杏花粉洋洋,三月桃花红千树,四月蔷薇靠短墙,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七月栀子头上戴,八月桂花满枝香,九月菊花初开放,十月芙蓉正上妆,冬月水仙案上供,腊月寒梅斗冰霜。
7.在你晨妆的基础上重新上妆或是打上腮红,都会堵塞你的毛孔,从而引起丘疹,粉刺。
8.听到一群人议论你,他们说你长得像个鬼,化上妆像个鬼,卸了妆更像鬼,笑起来鬼哭狼嚎的,一天到晚鬼混,我上前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万圣节到了,他们在说鬼话,愿你万圣节快乐!
9.颜女于是帮许男上妆、戴假发,拍下大头照,她以身份证遗失为由,持许男“女儿身照”到户政所为自己办身份证,成功骗过户政人员。
10.然后,拿粉扑上妆,全脸打粉底,扫画眼影,勾勒眉毛,黏贴假睫毛。
读音:shàng,shǎng
[shàng]
[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读音:zhuāng
[zhuāng]
(1)(动)化妆:梳~。
(2)(名)装饰:卸~。
(3)(名)指嫁妆: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