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蕃
【拼音】:wài fān
【注音】:ㄨㄞˋㄈㄢˊ
【结构】:外(左右结构)蕃(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谓属国。外蕃[wàifān]⒈谓属国。
基础解释谓属国。
引证解释⒈谓属国。引汉刘向《说苑·奉使》:“彼越亦天子之封也,不得冀兖之州,乃处海垂之际,屏外蕃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唐刘知几《史通·暗惑》:“如輒杀其使者,不显罪名,復何以怀四夷於外蕃,建五利於中国?”《宋史·食货志下八》:“贾人由海道往外蕃,令以物货名数并所诣之地,报所在州召保。”
网络解释外蕃外蕃是汉语词汇,读音是wàifān,指谓属国。
综合释义谓属国。汉刘向《说苑·奉使》:“彼越亦天子之封也,不得冀兖之州,乃处海垂之际,屏外蕃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唐刘知几《史通·暗惑》:“如輒杀其使者,不显罪名,復何以怀四夷於外蕃,建五利於中国?”《宋史·食货志下八》:“贾人由海道往外蕃,令以物货名数并所诣之地,报所在州召保。”
汉语大词典谓属国。汉刘向《说苑·奉使》:“彼越亦天子之封也,不得冀兖之州,乃处海垂之际,屏外蕃以为居,而蛟龙又与我争焉。”唐刘知几《史通·暗惑》:“如辄杀其使者,不显罪名,复何以怀四夷于外蕃,建五利于中国?”《宋史·食货志下八》:“贾人由海道往外蕃,令以物货名数并所诣之地,报所在州召保。”
其他释义1.谓属国。
1.乃宋代对外重要商港之一,亦为海外蕃客贸易一大聚散地。
2.中药莨菪子,即是蕃名,也从外蕃传来。【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
读音:wài
[wài]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读音:fān,fán,bō
[fān]
[ fān ]茂盛。 【组词】:蕃茂
滋生、繁殖。 【组词】:蕃育、蕃息、蕃衍
众多。通「繁」。 【组词】: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周敦颐〈爱莲说〉)
[ fán ]茂盛。蕃茂
滋生、繁殖。蕃育、蕃息、蕃衍
众多。通「繁」。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宋.周敦颐〈爱莲说〉)
[ bō ]见〖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