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引
【拼音】:qián yǐn
【注音】:ㄑ一ㄢˊ一ㄣˇ
【结构】:钱(左右结构)引(左右结构)
【简体】:钱引
【繁体】:錢引
词语解释1.中国古代的一种钱票。可用以兑换金银钱币。钱引[qiányǐn]⒈中国古代的一种钱票。可用以兑换金银钱币。
基础解释中国古代的一种钱票。可用以兑换金银钱币。
引证解释⒈中国古代的一种钱票。可用以兑换金银钱币。引《宋史·食货志下三》:“﹝崇寧﹞四年,令诸路更用钱引,準新样印製。”明叶子奇《草木子·杂制》:“元之钞法,即周汉之质剂,唐之钱引,宋之交会,金之交钞……引至钱出,引出钱入,以钱为母,以引为子,子母相权,以制天下百货。”
网络解释钱引钱引是宋纸币名。钱引意为兑钱凭证。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今陕西、河东(治今山西太原)等路更用钱引。大观元年(1107年),改四川交子务为钱引务。三年,改交子为钱引。钱引以3年(实足2年)为1界,期满换发新引。南宋时,四川仍流通钱引,简称“川引”。宁宗嘉定九年(1216年)改为10年1界。
综合释义中国古代的一种钱票。可用以兑换金银钱币。《宋史·食货志下三》:“﹝崇寧﹞四年,令诸路更用钱引,準新样印製。”明叶子奇《草木子·杂制》:“元之钞法,即周汉之质剂,唐之钱引,宋之交会,金之交钞……引至钱出,引出钱入,以钱为母,以引为子,子母相权,以制天下百货。”钱引[qiányǐn]宋时通行的纸币。《宋史.卷四零.宁宗本纪四》:「戊申,命四川增印钱引五百万以给军费。」
汉语大词典中国古代的一种钱票。可用以兑换金银钱币。《宋史·食货志下三》:“﹝崇宁﹞四年,令诸路更用钱引,准新样印制。”明叶子奇《草木子·杂制》:“元之钞法,即周汉之质剂,唐之钱引,宋之交会,金之交钞……引至钱出,引出钱入,以钱为母,以引为子,子母相权,以制天下百货。”
国语辞典宋时通行的纸币。钱引[qiányǐn]⒈宋时通行的纸币。引《宋史·卷四〇·宁宗本纪四》:「戊申,命四川增印钱引五百万以给军费。」
辞典修订版宋时通行的纸币。《宋史.卷四零.宁宗本纪四》:「戊申,命四川增印钱引五百万以给军费。」
1.宋朝纸币种类甚多,有会子、钱引,还有交子、关子、小钞,以及只在局部流通的湖会、川会、关外银会和荆南交子。
2.当隆鑫用一千五百万元,购买寰岛一年冠名权的时候,我曾提问到,为何他不用这笔钱,引进十名博士,为他工作十年呢?按这个思路走下去。
3.小伙子被姑娘引诱,三十岁男人被金钱引诱,当他们四十岁时,被荣誉和光荣诱惑,而六十岁的人会对自己说:“我成了多么愚蠢的人啊!”。
4.幸福就是,你吃素我吃肉,让你知道要奋斗;你骑车我坐车,要你身体健康多;你睡地我睡床,地利人和帮你忙;你花钱请我客,赚钱引擎需预热;你喝水我喝汤,平淡也有好时光;你劳碌我清闲,光荣传统你承传。
5.戊申,命四川增印钱引五百万以给军费。
6.……南湾乡三家村王何氏因治堂侄王冲头伤,借到何广林钱引二百贯,以字为据,甲午年某月某日。
7.目前,部分买家已经把眼光投向了明年的龙票市场,期待这一传统热门能把热钱引回冷清的邮市。
8.弗格森表示这像是当年巴斯比爵士和他的男孩们,同时这或许也是一个暗示信号表明主教练认为没有必要再花更多钱引援了。
9.我不反对在转会市场花钱引援,但前提是这些新援能够提升球队的实力。
10.因为一笔救命钱引发的孽情,站在游戏世界的最高峰上,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我萧战,又回来了!平平常常的网游,不一样的人生。
读音:qián
[qián]
(1)(名)铜钱:一个~|~串儿。
(2)(名)货币:银~|一块~。
(3)(名)款子;费用:一笔~|饭~|车~|买书的~。
(4)(名)钱财:有~有势|敛~|搂~|捞~。
(5)(名)(~儿)形状像铜钱的东西:榆~儿|纸~儿。
(6)(名)(Qián)姓。
(7)(量)重量单位。十厘等于一钱;十钱等于一两。
读音:yǐn
[yǐn]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