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死忘生
【拼音】:shě sǐ wàng shēng
【注音】:ㄕㄜˇㄙˇㄨㄤˋㄕㄥ
【词性】:成语。
【繁体】:捨死忘生
词语解释舍死忘生shěsǐ-wàngshēng。(1)不顾死亡,忘记生命。形容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也作“舍生忘死”。
基础解释[disregardone/'sownsafety;riskone/'slife]不顾死亡,忘记生命。形容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也作“舍生忘死”
引证解释⒈谓不顾生命危险。引元李五《虎头牌》第三折:“想俺祖父捨死忘生,赤心报国。”《西游记》第六一回:“他三个捨死忘生,又斗有百十餘合。”柯岩《难忘的岁月·雨花台上》:“人们见物思人,以十分虔诚的心情缅怀当年烈士英勇就义,为祖国人民舍死忘生。”
综合释义舍死:舍得牺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近来被一妖魔在此欺虐,强要占我们水帘洞府,是我等~,与他争斗。◎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舍死忘生[shěsǐwàngshēng]谓不顾生命危险。
网友释义舍死忘生(shěsǐwàngshēng)是一个中文成语。形容不顾自己的生命安危。舍是舍弃,丢弃的意思,忘,忘记,不顾,不顾生死。也作“舍生忘死“
国语辞典不顾性命。《西游记.第二回》:「是我等舍死忘生,与他争斗。」也作「舍生忘死」、「忘生舍死」。
出处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其他释义舍死:舍得牺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1.敌我双方仓促交锋,纵使那位铁木真多么有能耐,也抵挡不住那些士气高昂,来势汹汹,锋芒毕露,舍死忘生的敌军。
2.夫妻父子,舍死忘生,经了数十场鏖战,才把番王征服,献了降表。
3.李梦秋在闪避当中,有几次可以还手反击欧阳骥和欧阳骐,但一想到欧阳小姐对自己有三次相救之恩,小菊姑娘舍死忘生救自己之情,始终不忍还手。
4.现在再次回到这片先人们曾经和大自然舍死忘生地搏斗过的土地,他不禁感慨万千,也深深为自己这三年没有为这块土地付出一丝一毫的辛劳和汗水而感到惭愧。
5.枪林箭雨,白刃横空,数万人舍死忘生的呐喊,整个杀戮战场一片沸腾,但叛军冲至城墙再寸进半步都是用无穷的鲜血和死尸来堆砌。
6.不只是他,其他的斥候们也担上了心,但大家仍在前进,也许这就是军人吧,虽然明知危险但只要命令在身就必须舍死忘生的冲上去,是痛同时也是一种荣耀。
7.那些残存的唐兵也随著振奋最后一丝精神,舍死忘生地纵马而去。
8.我也曾舍死忘生扶社稷,忠心赤胆报乾坤。
9.德军士兵听闻,立即精神抖擞地站了起来,几刚才跑得最快的士兵立刻舍死忘生得冲了上去,大喊道“大家冲啊!我来挡子弹”。
10.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中国从古至今有多少缺德男人利用这点,把女人迷惑的舍死忘生,像飞蛾扑火般,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读音:shě,shè
[shě]
[ shě ]1. 放弃,不要了:舍己为人。舍近求远。四舍五入。
2. 施舍:舍粥。舍药。
[ shè ]1. 居住的房子:宿舍。旅舍。校舍。
2. 居住,休息:舍于山麓。
3. 谦辞,多指亲属中比自己年纪小或辈分低的:舍弟。舍侄。舍亲。
4. 古代行军一宿或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喻对人让步)。
5. 姓。
读音:sǐ
[sǐ]
(1)生命终止。
(2)(形)不顾生命;拼死:~战|~拼。
(3)(形)表示达到极点:高兴~了|~顽固。
(4)(形)不可调和的:~对头|~对手。
(5)(形)不活动、固定:~脑筋|时间定~。
(6)(动)不能通过:~胡同|堵~。
读音:wàng
[wàng]
(动)忘记:~掉|难~。
读音:shēng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
2. 造出:生产。
3. 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生。丧生。卫生。
5. 生活,维持生活的:生计。生意。
6. 整个生活阶段:一生。平生。今生。
7. 发出,起动: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8. 使燃料燃烧起来:生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生饭。生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12. 不熟练的:生手。
13. 未经炼制的:生铁。
14. 硬: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15. 甚,深:生怕。生疼。
16. 正在学习的人:学生。门生。
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生。医生。
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生。老生。武生。
19. 词尾:好生休养。
2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