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轳
【拼音】:lù lu
【注音】:ㄌㄨˋ˙ㄌㄨ
【结构】:辘(左右结构)轳(左右结构)
【简体】:辘轳
【繁体】:轆轤
词语解释辘轳lùlu。1. 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2. 机械上的绞盘。辘轳[lùlu]⒈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英winch;windlass;⒉机械上的绞盘。
基础解释1.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一种起重工具,通常安在井上汲水。机械上的绞盘有的也叫辘轳。2.带转盘的工作器具。如制陶拉坯时的塑台辘轳。
网络解释辘轳辘轳,汉族民间提水设施,流行于北方地区。由辘轳头、支架、井绳、水斗等部分构成。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井别作桔橰、辘轳。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葵》
综合释义利用滑轮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用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曰:‘井上轆轤卧婴儿。’”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葵》:“井别作桔橰、轆轤。”原注:“井深用轆轤,井浅用桔橰。”宋朱敦儒《念奴娇·中秋月》词:“参横斗转,轆轤声断金井。”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八章:“在井台上,她又碰见了郑傻子。他正摇着辘轳在打水。”带转盘的工作器具。如制陶拉坯时的塑台辘轳。《六韬·军用》:“渡沟壍,飞桥一间,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著转关轆轤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清黄宗羲《馀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记》:“南堰挽舟设轆轤,北堰则徒手举之,故其舟尤小也。”车轮。清周龙藻《陇头水》诗:“人言此水声声别,尽是征夫眼中血,万古千秋共呜咽。呜咽声,流未已;轆轤声,行不止。”比喻如辘轳般圆转。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颺不还,并轆轤交往,逆鳞相比。”范文澜注:“以井鹿卢喻声韵之圆转,逆鳞相比喻声律之靡密。”明程羽文《鸳鸯牒》:“李秀兰、徐月英谈谐歌笑,机捷轆轤。”喻心中情思如辘轳般反复上下。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丽品》:“然以学使尊严,何敢遽为毛遂,轆轤於中,莫可排解者累日矣。”指辘轳剑。唐常建《张公子行》:“侠客白云中,腰间悬轆轤。”唐刘沧《边思》诗:“汉将边方背轆轤,受降城北是单于。”宋范仲淹《上都行送张伯玉》诗:“宝此金轆轤,去去延平津。”参见“轆轤剑”。诗格名称之一。清方以智《通雅·释诂》:“八病之外,又有折腰、联句、轆轤,又有退韵、回文、反覆、扇对、探题,诗格固多。”参见“轆轤体”。佛教语。即辘轳劫。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积二十轆轤,共三万三千六百万年,为一成劫。”参见“轆轤刼”。
汉语大词典(1).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的起重装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北魏贾思协《齐民要术·种葵》:“井别作桔槔、辘轳。”原注:“井深用辘轳,井浅用桔槔。”宋朱敦儒《念奴娇·中秋月》词:“参横斗转,辘轳声断金井。”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八章:“在井台上,她又碰见了郑傻子。他正摇着辘轳在打水。”(2).机械上的绞盘。《六韬·军用》:“渡沟堑,飞桥一间,广一丈五尺,长二丈以上,著转关辘轳八具,以环利通索张之。”清黄宗羲《馀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记》:“南堰挽舟设辘轳,北堰则徒手举之,故其舟尤小也。”(3).车轮。清周龙藻《陇头水》诗:“人言此水声声别,尽是征夫眼中血,万古千秋共呜咽。呜咽声,流未已;辘轳声,行不止。”(4).比喻如辘轳般圆转。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声律》:“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飏不还,并辘轳交往,逆鳞相比。”范文澜注:“以井鹿卢喻声韵之圆转,逆鳞相比喻声律之靡密。”明程羽文《鸳鸯牒》:“李秀兰、徐月英谈谐歌笑,机捷辘轳。”(5).喻心中情思如辘轳般反复上下。清俞蛟《潮嘉风月记·丽品》:“然以学使尊严,何敢遽为毛遂,辘轳于中,莫可排解者累日矣。”(6).指辘轳剑。唐常建《张公子行》:“侠客白云中,腰间悬辘轳。”唐刘沧《边思》诗:“汉将边方背辘轳,受降城北是单于。”宋范仲淹《上都行送张伯玉》诗:“宝此金辘轳,去去延平津。”参见“辘轳剑”。(7).诗格名称之一。清方以智《通雅·释诂》:“八病之外,又有折腰、联句、辘轳,又有退韵、回文、反覆、扇对、探题,诗格固多。”参见“辘轳体”。(8).佛教语。即辘轳劫。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中》:“积二十辘轳,共三万三千六百万年,为一成劫。”参见“辘轳劫”。
国语辞典利用滑轮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用具。古人常于井上立架置轴,贯以长木,上面嵌上曲木,缠绠其上,下悬汲水用斗,用手转之汲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井上辘轳卧婴儿。」《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也作「鹿卢」。辘轳[lùlú]⒈利用滑轮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用具。古人常于井上立架置轴,贯以长木,上面嵌上曲木,缠绠其上,下悬汲水用斗,用手转之汲水。南朝宋·刘义庆也作「鹿卢」。引《世说新语·排调》:「井上辘轳卧婴儿。」《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⒉机器上的绞盘。以汽力或杠杆转动,用以起碇或起重。
辞典修订版利用滑轮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用具。古人常于井上立架置轴,贯以长木,上面嵌上曲木,缠绠其上,下悬汲水用斗,用手转之汲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井上辘轳卧婴儿。」《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也作「鹿卢」。机器上的绞盘。以汽力或杠杆转动,用以起碇或起重。
辞典简编版古代一种利用杠杆和滑车所制成的汲水或举重器具。 ◎带转盘的工作器具。如制陶拉坯时的塑台辘轳。 ◎
1.辘轳、卧柜、梳妆台……第四展室里,均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间生活用的一些物件。
2.芷欣听后,笑僵在脸上,心脏似辘轳拼命地旋转,一股热泪差点夺眶而出,惊讶地说道“这些东西是怎么弄来的?”。
3.白沟的南、北刘庄,辘轳把等村,几乎家家以此为业。
4.草儿一手把细长的胶皮柳罐放进井口,一手握紧辘轳把,待柳罐不摇晃了之后,两只手一起反转辘轳,把柳罐顺进井水里。
5.车坝是用人力辘轳或者牛力的车盘卷拉缆绳把船只拉过坝头,而磨坝则是舟子船夫以人力一会儿头、一会儿尾地将船只磋磨越坝。
6.明月棹孤舟,一片亭亭空凝伫。趁西风霓裳偏舞。白鸟惊飞,菇蒲叶乱,断续浣纱人语。丹碧驳残秋夜雨。风吹去采菱越女。辘轳声断,昏鸦欲起,多少博山情绪。纳兰容若。
7.吴瑞深老人介绍,手拉壶采用的是古老的辘轳手拉方法,其成型过程需将泥料自下向上伸延且移转,构成塑造技艺的运动空间。
8.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出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柳阴轻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
9.一个星期天,父亲和哥哥休假从西安回来,在北边院墙下的空地上选好了井址,准备好了辘轳、井绳、土筐等挖井工具,搭好了井架,开始挖井。
10.的房产在兴隆街辘轳把胡同,可是不知为何,我小的时候,他们家却住在兴隆街路东拐棒胡同的吴家大院。
读音:lù
[lù]
(1)〔辘轳〕(…·lu)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一种起重工具;通常安在井上汲水。机械上的绞盘有的也叫辘轳。
(2)〔辘辘〕(…·lu)拟声词;形容车轮声。
读音:lú
[lu]
见〔辘轳〕(lù·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