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于
【拼音】:xíng yú
【注音】:ㄒ一ㄥˊㄩˊ
【结构】:刑(左右结构)于(独体结构)
【简体】:刑于
【繁体】:刑于
词语解释1.亦作'刑于'。2.谓以礼法对待。3.指夫妇和睦。
基础解释亦作/'刑于/',亦作/'刑于/'。谓以礼法对待。指夫妇和睦。
引证解释⒈见“刑于”。亦作“刑於”。⒉谓以礼法对待。引《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郑玄笺:“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唐李翱《正位》:“古之善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言自家之刑於国也。”⒊指夫妇和睦。引明汪廷讷《狮吼记·奇妬》:“若论刑于之化,卑人其实不让文王,但恐娘子未知淑女。”省作“刑于”。清杭世骏《质疑·礼记》:“夫妇,人伦之始;刑于,齐家之本。”
网络解释刑于刑于:
综合释义见“刑于”。亦作“刑於”。谓以礼法对待。《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郑玄笺:“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唐李翱《正位》:“古之善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言自家之刑於国也。”指夫妇和睦。明汪廷讷《狮吼记·奇妬》:“若论刑于之化,卑人其实不让文王,但恐娘子未知淑女。”省作“刑于”。清杭世骏《质疑·礼记》:“夫妇,人伦之始;刑于,齐家之本。”刑于[xíngyú]以礼法相待。《诗经.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网友释义刑于:xínɡyú1.亦作'刑于'。2.谓以礼法对待。3.指夫妇和睦。
汉语大词典亦作“刑于”。(1).谓以礼法对待。《诗·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郑玄笺:“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唐李翱《正位》:“古之善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言自家之刑于国也。”(2).指夫妇和睦。明汪廷讷《狮吼记·奇妒》:“若论刑于之化,卑人其实不让文王,但恐娘子未知淑女。”省作“刑于”。清杭世骏《质疑·礼记》:“夫妇,人伦之始;刑于,齐家之本。”
国语辞典以礼法相待。
辞典修订版以礼法相待。《诗经.大雅.思齐》:「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1.什么是权利?当一个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这不叫权利,这叫正义。而当一个人同样犯了罪,皇帝可以判他死刑,也可以不判他死刑,于是赦免了他,这就叫权利!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2.举忠烈之庙于内,岂不近之昵爱也?焉有蔽聪昵爱,家范无制,而能垂法作程,宪章百度乎?谨按谥法,敬以直内,内而不肃,何以刑于外?宪者,法也。
3.文王之化,刑于寡妻;圣朝之乱,起自爱子。
4.《诗》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又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道自近始,而化洽于天下。
5.《诗》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又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道自近始,而化洽于天下。(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刑于造句)
6.什么是权利?当一个人犯了罪,法官依法判他死刑。这不叫权利,这叫正义。而当一个人同样犯了罪,皇帝可以判他死刑,也可以不判他死刑,于是赦免了他,这就叫权利!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zj-375610/)
读音:xíng
[xíng]
1. 对犯罪的处罚:刑罚。刑法。刑律。刑事。执刑。服刑。
2.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刑讯。受刑。刑具。
读音:yú
[yú]
1. 介词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
c.对,如“勤于学习”
d.向,如“出于自愿”
e.给,如“问道于盲”
f.自,从,如“取之于民”
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 后缀
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
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