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身碎骨
【拼音】:fěn shēn suì gǔ
【注音】:ㄈㄣˇㄕㄣㄙㄨㄟˋㄍㄨˇ
【词性】:动词、成语。
【简体】:粉身碎骨
【繁体】:粉身碎骨
词语解释粉身碎骨fěnshēn-suìgǔ。(1)身体粉碎,指死。也说“粉骨碎身”。常用在为某种目的时。
基础解释身躯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
引证解释⒈身躯粉碎。指牺牲性命。引宋苏轼《叶嘉传》:“臣山藪猥士,幸惟陛下採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若得如此玉成,满某即粉身碎骨,难报深恩。”周立波《参军这一天》:“为了我们的伟大的、亲爱的祖国,纵令是粉身碎骨,我也甘心。”亦作“粉身灰骨”。唐张鷟《游仙窟》:“玉饌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谢。”
综合释义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如果战争狂人胆敢轻举妄动,发动战争,结果必然会被压在大山底下,弄得~。◎杨朔《东风第一枝》
网友释义粉身碎骨(fěnshēnsuìgǔ):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出自三国·魏·曹植《谢封甄城王表》。
汉语大词典身躯粉碎。指牺牲性命。宋苏轼《叶嘉传》:“臣山薮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若得如此玉成,满某即粉身碎骨,难报深恩。”周立波《参军这一天》:“为了我们的伟大的、亲爱的祖国,纵令是粉身碎骨,我也甘心。”亦作“粉身灰骨”。唐张鷟《游仙窟》:“玉馔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谢。”
国语辞典比喻牺牲生命。《儒林外史.第三六回》:「门生虽粉身碎骨,也难报老师的恩。」《红楼梦.第三四回》:「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也作「粉骨碎身」、「粉身灰骨」、「碎骨粉身」、「碎身粉骨」。
辞典简编版把身体、骨头都粉碎掉,比喻牺牲生命。 【造句】纵然粉身碎骨,也要把他救出来。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牺牲生命。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门生虽粉身碎骨,也难报老师的恩。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亦作粉骨碎身、粉身灰骨、碎骨粉身、碎身粉骨。
出处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法语être brisé en morceaux、mourir de mort violente、avoir le corps pulvérisé et les os brisés、tomber en poussière
其他释义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
1.宫廷里的秘密正如水下暗礁一样,谁要是稍不留意碰上去的话,肯定会撞得粉身碎骨,所以大家都小心翼翼,竭力回避。
2.如今的网文车载船装,对于新作品来说,显然如驾一叶扁舟在惊涛骇浪中遨游,粉身碎骨的几率极大。
3.一瞬间,那可怜的报纸就粉身碎骨了,儚麓还不解恨,从门后面拿了把扫把,用力扫那些纸碎,边扫边骂道“滚,滚出去,你,你等着瞧!”。
4.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挡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荫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5.白痴,你让我恭喜你什么?恭喜你就要死了?就要粉身碎骨,灰飞烟灭?化为大龙潭的花肥?
6.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8.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9.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10.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读音:fěn
[fěn]
(1)(名)(基本义):粉末:粉末
(2)(名)指化妆用的粉末:~扑儿。
(3)(名)淀粉制成的食品;特指粉条或粉丝:菠菜炒~|~肠|~皮。
(4)(形)带着白粉的;白色的:~连纸。
(5)(形)粉红:~色|这块绸子是~的。
读音:shēn
[shēn]
(1)(名)身体:~上。
(2)(名)指生命:奋不顾~。
(3)(名)自己;本身:以~作则。
(4)(名)人的品格和修养:修~。
(5)(名)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船~。
(6)(名)(~儿)(量)用于衣服:做两~儿制服。
读音:suì
[suì]
(1)(名)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零块
(2)(动)使碎:心~|玉~。
(3)(形)零星;不完整:七零八~|支离破~。
(4)(动)说话唠叨:闲言~语|~嘴子。
读音:gǔ,gū
[gǔ]
[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 gū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