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镜
【拼音】:shí jìng
【注音】:ㄕˊㄐ一ㄥˋ
【结构】:石(半包围结构)镜(左右结构)
【繁体】:石鏡
词语解释1.如镜的山石。2.水母的别名。3.冰的别名。石镜[shíjìng]⒈如镜的山石。⒉水母的别名。⒊冰的别名。
基础解释如镜的山石。水母的别名。冰的别名。
引证解释⒈如镜的山石。引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时异方贡玉人、石镜,此石色白如月,照面如雪,谓之‘月镜’。”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浄,照见人形,晨光初散,则延曜入石,豪细必察,故名石镜焉。”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唐李白《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诗:“松门拂中道,石镜迴清光。”王琦注:“﹝松门山﹞上有石镜,光可照人。”《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这临安里中有座山,名石镜山。山有圆石,其光如镜,照见人影。钱婆留每日同众小儿在山边游戏,石镜中照见钱婆留头带冕旒,身穿蟒衣玉带。”⒉水母的别名。引唐段公路《北户录》卷一:“水母,《兼名苑》云:一名鲊,一名石镜,南人治而食之。”⒊冰的别名。引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坤舆·冰》:“黎民表诗:‘含风石镜融。’按:石镜,谓冰也。”
网络解释石镜(汉语词语)石镜有多重意思,一种是冰的别名。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坤舆·冰》:“黎民表诗:‘含风石镜融。’按:石镜,谓冰也。”
综合释义如镜的山石。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时异方贡玉人、石镜,此石色白如月,照面如雪,谓之‘月镜’。”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浄,照见人形,晨光初散,则延曜入石,豪细必察,故名石镜焉。”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唐李白《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诗:“松门拂中道,石镜迴清光。”王琦注:“﹝松门山﹞上有石镜,光可照人。”《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这临安里中有座山,名石镜山。山有圆石,其光如镜,照见人影。钱婆留每日同众小儿在山边游戏,石镜中照见钱婆留头带冕旒,身穿蟒衣玉带。”水母的别名。唐段公路《北户录》卷一:“水母,《兼名苑》云:一名鲊,一名石镜,南人治而食之。”冰的别名。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坤舆·冰》:“黎民表诗:‘含风石镜融。’按:石镜,谓冰也。”
汉语大词典(1).如镜的山石。晋王嘉《拾遗记·周灵王》:“时异方贡玉人、石镜,此石色白如月,照面如雪,谓之‘月镜’。”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净,照见人形,晨光初散,则延曜入石,豪细必察,故名石镜焉。”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唐李白《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诗:“松门拂中道,石镜回清光。”王琦注:“﹝松门山﹞上有石镜,光可照人。”《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这临安里中有座山,名石镜山。山有圆石,其光如镜,照见人影。钱婆留每日同众小儿在山边游戏,石镜中照见钱婆留头带冕旒,身穿蟒衣玉带。”(2).水母的别名。唐段公路《北户录》卷一:“水母,《兼名苑》云:一名鲊,一名石镜,南人治而食之。”(3).冰的别名。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坤舆·冰》:“黎民表诗:‘含风石镜融。’按:石镜,谓冰也。”
1.带有方向标,蓝宝石镜头,永不磨损。
2.况且周王府邸之中,有吕尚经常出入,要是自己碰上,没有了阴阳石镜,定然凶多吉少,便又将阴阳石镜。
3.本市某重点中学原教育处主任石镜寰利用职务便利,千方百计“打”起了学生讲义费的“主意”。
4.决胜台上空呈三角形悬浮着三块巨大的晶石镜面,称作千像镜,用来显示各种竞技信息。
5.他在这次提干中得到了嫫母石镜的很多帮助,同时也发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6.表盘配以玫瑰金色和夜光显示,进口Miyota机芯,蓝宝石镜面打造,玫瑰色夜光表针,白色表盘既高端又典雅。
7.他在这次提干中得到了嫫母石镜的很多帮助,同时也发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99639/造句网]
8.决胜台上空呈三角形悬浮着三块巨大的晶石镜面,称作千像镜,用来显示各种竞技信息。(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99639/造句网)
读音:shí,dàn
[shí]
[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 dàn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读音:jìng
[jìng]
(1)(名)镜子:穿衣~|波平如~。
(2)(名)利用光学原理制成的帮助视力或做光学实验用的器具;镜片一般用玻璃制成:花~|眼~儿|凹~|凸~|望远~|三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