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天矩地
【拼音】:guī tiān jǔ dì
【注音】:ㄍㄨㄟㄊ一ㄢㄐㄨˇㄉ一ˋ
【词性】:成语。
【繁体】:規天矩地
词语解释1.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2.泛指效法天地。规天矩地[guītiānjǔdì]⒈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⒉泛指效法天地。
引证解释⒈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引《文选·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复庙重屋,八达九房。规天矩地,授时顺乡。”薛综注:“谓宫室之饰,圆者象天,方者则地也。”⒉泛指效法天地。引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规天矩地,匡貌言,防狂僭,通蒙蔽……教人主法天,公卿、师保、大臣之世言也。”⒈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引《文选·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复庙重屋,八达九房。规天矩地,授时顺乡。”薛综注:“谓宫室之饰,圆者象天,方者则地也。”⒉泛指效法天地。引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规天矩地,匡貌言,防狂僭,通蒙蔽……教人主法天,公卿、师保、大臣之世言也。”成语解释规天矩地
综合释义①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②泛指效法天地。~,匡貌言,防狂僭,通蒙蔽……教人主法天,公卿、师保、大臣之世言也。◎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
汉语大词典(1).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文选·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复庙重屋,八达九房。规天矩地,授时顺乡。”薛综注:“谓宫室之饰,圆者象天,方者则地也。”(2).泛指效法天地。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规天矩地,匡貌言,防狂僭,通蒙蔽……教人主法天,公卿、师保、大臣之世言也。”
出处《文选·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复庙重屋,八达九房。规天矩地,授时顺乡。”薛综注:“谓宫室之饰,贺者像天,方者则地也。”
其他释义①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②泛指效法天地。
1.规天矩地,匡貌言,防狂僭,通蒙蔽……教人主法天,公卿、师保、大臣之世言也。◎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
读音:guī
[guī]
(1)(名)画圆形的工具:圆~|两脚~。
(2)(名)规则;成例:校~|革除陋~。
(3)(动)劝告:~劝|~勉。
(4)(动)谋划;打主意:~划|~定|欣然~往。
读音:tiān
[tiān]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读音:jǔ
[jǔ]
1. 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矩尺(曲尺)。矩形(长方形)。力矩(物理学上指使物体转动的力乘以到转轴的距离)。规矩。
2. 法则,规则:循规蹈矩。
读音:dì,de
[dì]
[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