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沈
【拼音】:lù shěn
【繁体】:陸沈
词语解释⒈ 见“陆沉”。
基础解释见/'陆沉/',(书)(动)①比喻国土沦陷或国家沦亡:神州~。②比喻隐居:~于俗,避世深山。
综合释义见“陆沉”。陆沈[lùshěn]陆沈,陆地无水而沉。比喻隐居。出自于《庄子·则阳》。
汉语大词典见“陆沉”。《汉语大词典》:陆沉(陆沉) 拼音:lùchén(1).陆地无水而沉。比喻隐居。《庄子·则阳》:“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郭象注:“人中隐者,譬无水而沉也。”《史记·滑稽列传》:“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司马贞索隐引司马彪曰:“谓无水而沉也。”北周庾信《幽居值春》诗:“山人久陆沉,幽径忽春临。”明唐寅《赠南野》诗:“我亦陆沉斯世者,买邻何日许相陪?”(2).指隐逸之士。唐白居易《送张南简入蜀》:“昨日诏书下,求贤访陆沉。”(3).比喻埋没,不为人知。唐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高义难自隐,明时宁陆沉。”宋周密《齐东野语·范公石湖》:“吴台、越垒,距门才十里,而陆沉于荒烟野草者千七百年。”清钱谦益《戊戌中元寓僧舍毒热如坐甑中偶见王孟端画竹漫题二绝》之二:“竹埤梧垣久陆沉,舍人泼墨尚萧森。”(4).比喻国土沦陷于敌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宋陈经国《沁园春》词:“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清秋瑾《感怀》诗:“莽莽神州叹陆沉,救时无计愧偷生。”(5).愚昧迂执,不合时宜。汉王充《论衡·谢短》:“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然则儒生,所谓陆沉者也。”晋葛洪《抱朴子·审举》:“而凡夫浅识,不辩邪正,谓守道者为陆沉,以履径者为知变。”(6).谓陆地沉入海底。郭沫若《星空·吴淞堤上》:“这是世界末日的光景,大陆,陆沉了吗!”《人民文学》1984年第1期:“身后的荒岛已经消失,像是那里发生了陆沉,只剩下一片澄明的海。”
其他释义1.见'陆沉'。
1.昨日,大型体验式儿童剧《雪孩子》登陆沈阳中华剧场。
读音:lù,liù
[lù]
[ lù ]陆地,高出水面的土地:大~。~路。
[ liù ]数目“六”的大写。多用于票证、账目等。
读音:shěn,chén
[shěn]
[ shěn ]1. 通“瀋”。汁:“为榆沈”。
2. “瀋”的简化字。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简称。
3. 姓。
[ chén ]1. 同“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