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臣贼子
【拼音】:nì chén zéi zǐ
【注音】:ㄋ一ˋㄔㄣˊㄗㄟˊㄗˇ
【词性】:成语。
【简体】:逆臣贼子
【繁体】:逆臣賊子
词语解释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⒈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综合释义逆臣贼子[nìchénzéiz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晋书.卷六五.王导传》:「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唐.陈子昂〈请措刑科〉:「逆臣贼子,顿伏严诛。」也作「逆子贼臣」。
国语辞典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晋书.卷六五.王导传》:「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唐.陈子昂〈请措刑科〉:「逆臣贼子,顿伏严诛。」也作「逆子贼臣」。逆臣贼子[nìchénzéizǐ]⒈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唐·陈子昂〈请措刑科〉:「逆臣贼子,顿伏严诛。」也作「逆子贼臣」。引《晋书·卷六五·王导传》:「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成语解释逆臣贼子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唐˙陈子昂˙请措刑科:逆臣贼子,顿伏严诛。亦作逆子贼臣。
出处《晋书·王导传》:“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 唐·陈子昂《请措刑科》:逆臣贼子,顿伏严诛。”
1.本帮郑帮主与陆大人神交已久,这一次应陆大人之请出山,专门对付逆臣贼子!
2.桓温心中骂到,你们司马氏不过是谋朝篡位的逆臣贼子。
3.窦宪也犹豫过,他也想过自己杀进长安抢回妹妹,可是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自家食汉朝俸禄已经几世了,他不愿做那逆臣贼子,不想九泉之下无颜面对祖先。
4.西伯侯,潼关的故人,你却不识了,哎!逆臣贼子!
5.如今天命已定,国运恒昌,谁敢有二心,臣愿提三尺铁剑将这逆臣贼子诛之。
6.燕南天篡权夺位,辱圣上,欺压百官,罪大恶极,实在是天下人人人得而诛之的逆臣贼子。
7.逆臣贼子,你与那姜尚一样,只会逞口舌之利!
8.否则,再这样跟着永王继续下去,不仅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是战败身死了,也永远只是个逆臣贼子。
9.把这些逆臣贼子,押下去,等候发落!
10.燕南天篡权夺位,ling辱圣上,欺压百官,罪大恶极,实在是天下人人人得而诛之的逆臣贼子。[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63417/逆臣贼子造句]
读音:nì
[nì]
(1)(形)方向相反:~风|~流。
(2)(动)抵触;不顺从:忤~。
(3)(名)背叛者:叛~。
(4)(形)背叛者的:~产。
(5)(动)〈书〉迎接:~旅。
(6)事先:~断。
读音:chén
[chén]
(1)(名)君主时代的官吏;有时也包括百姓:君~。
(2)(名)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
读音:zéi
[zéi]
(1)(名)偷东西的人。
(2)(名)做大坏事的人(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
(3)(形)邪的;不正派的。
(4)(形)狡滑:老鼠真~。
(5)(动)〈书〉伤害:戕~。
(6)(副)〈方〉多用于不满意或不正常的地方:~凉|~冷|~热。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