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洋媚外
【拼音】:chóng yáng mèi wài
【注音】:ㄔㄨㄥˊ一ㄤˊㄇㄟˋㄨㄞˋ
【词性】:成语。
【简体】:崇洋媚外
【繁体】:崇洋媚外
词语解释崇洋媚外chóngyáng-mèiwài。(1)一味崇尚洋人洋货,对外国人献媚讨好。崇洋媚外[chóngyángmèiwài]⒈一味崇尚洋人洋货,对外国人献媚讨好。例那时清王朝以及当权的洋务派崇洋媚外,出卖国家主权。——茅盾《向鲁迅学习》英worshipandhaveblindfaithinforeignthings;
基础解释崇:崇拜。洋:外国。媚:巴结。崇拜外国的事物,讨好外国人。指没有民族自尊心,认为外国的一切都好。
网友释义推崇除了本国以外的所有人或事物,讨好与巴结外国人,向外国人献媚。不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中是各有利弊,会根据自己的缺失或喜好选择性得无视他国的弊端,有双重标准之嫌。形容人没有民族自尊心,属于逆向种族主义的一种。
汉语大词典一味崇尚洋人洋货,对外国人献媚讨好。例如:那时清王朝以及当权的洋务派崇洋媚外,出卖国家主权。——茅盾《向鲁迅学习》
国语辞典崇拜西洋,奉承外国人,如:「民族意识抬头,民族自信心增强之后,崇洋媚外的情形已极为罕见。」崇洋媚外[chóngyángmèiwài]⒈崇拜西洋,奉承外国人。例如:「民族意识抬头,民族自信心增强之后,崇洋媚外的情形已极为罕见。」英语torevereeverythingforeignandpandertooverseaspowers(idiom);blindworshipofforeigngoodsandideas德语allesAusländischeanbeten成语解释崇洋媚外
辞典修订版崇拜奉承外国人,如:「自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自信心丧失,从此生起崇洋媚外的心理。」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崇拜奉承外国人,如:自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自信心丧失,从此生起崇洋媚外的心理。
出处茅盾《向鲁迅学习》:“那时清王朝以及当权的洋务派崇洋媚外;出卖国家主权。”
其他释义洋:西洋,指西方国家;媚:谄媚。崇拜西方一切,谄媚外国人。指丧失民族自尊心,一味奉承巴结外国人。
1.有些同学在大学里只为了考过四级、六级而学习英语,有的同学仅仅把英语当作一种求职必备的技能来学习,甚至还有人认为学习和使用英语等于崇洋媚外。其实,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掌握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沟通工具。
2.我们既要反对崇洋媚外,也要反对闭关锁国,盲目排外。
3.一个男人花心点不是天大的罪过,可有些事情绝不能迁就,比如崇洋媚外,比如卖国。
4.他最先发表文章鼓吹崇洋媚外,真可以说是始作俑者。
5.甲:城里人崇洋媚外太严重了,你瞧,连厕所都写上英文字母了。乙:农村有所不同吧,是不是只写“茅厕”?甲:当然不一样,农村是写“打不流西”。
6.我们要借鉴外国的科技成果,但要防止崇洋媚外思想苗头的出现。
7.一边是越来越容易获取的制作精良、题材多样的美日韩剧,一边却是如此粗制滥造的国产“快餐剧”,有点正常判断力的人都不好意思说观众“崇洋媚外”。
8.反对崇洋媚外并不是反对一切。
9.腐朽无能的晚清统治者,只知崇洋媚外,一味地丧权辱国,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10.丧失了民族自信心,认为外国的一切都好,自己什么都不行,这是典型的崇洋媚外。
读音:chóng
[chóng]
(1)(名)山大而高
(2)(动)重视;尊敬:尊~|推~|~拜(尊敬钦佩)|~敬(推崇尊敬)。
(3)姓。
读音:yáng
[yáng]
(1)(形)盛大;丰富:~溢。
(2)(名)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地方;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形)外国的;外国来的:~人|~货。
(4)(形)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办法|土~结合。
(5)(名)洋钱;银元:大~|小~|罚~一百元。
读音:mèi
[mèi]
(1)(动)有意讨人喜欢;巴结:谄~。
(2)(形)美好;可爱:春光明~。
读音:wài
[wài]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