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笔官票
【拼音】:zhū bǐ guān piào
【注音】:ㄓㄨㄅ一ˇㄍㄨㄢㄆ一ㄠˋ
【繁体】:硃筆官票
词语解释旧时官府用朱笔写的传票。朱笔官票[zhūbǐguānpiào]⒈旧时官府用朱笔写的传票。
网络解释朱笔官票朱笔官票
汉语大词典旧时官府用朱笔写的传票。《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公人得了密票,狐假虎威,扯破了一场火急势头,忙下乡来,敲进史家门去。将朱笔官票与看,乃是府间遣马追取秀才,立等回话的公事。”亦省作“朱笔票”、“朱票”。《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即写朱票,差人遍召快手,各带兵器到县,直宿防卫。”《二刻拍案惊奇》卷四:“随即差两个公人,写个朱笔票与他道:‘立拘新都杨宦家人纪三面审,毋迟时刻!’”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膳夫杨义,粗知文字,随姚安公在滇时,忽梦二鬼持朱票来拘。”清沈用增《代人上河南张巡抚书》:“迨逆氛远窜,则朱票累累,治某某以通贼,治某某以从贼,于是暮夜叩寝门者,几于应接不暇矣。”
其他释义1.旧时官府用朱笔写的传票。
读音:zhū
[zhū]
1. 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2. 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
3. 姓。
读音:bǐ
[bǐ]
(1)(名)写字画图的用具
(2)(名)(写字、画画、作文的)笔法:伏~|败~。
(3)(动)用笔写出:代~。
(4)(名)笔画:“大”字有三~。
(5)量词。ɑ)用于款项或跟款项有关的: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一~钱|三~账。b)用于书画艺术
读音:guān
[guān]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
读音:piào
[piào]
1. 纸币,通货:钞票。票子。票额。
2. 印的或写的凭证:票据。票证。股票。车票。选票。
3. 非职业演戏:票戏。票友。
4. 量词,相当于“批”:一票货物。
5. 被匪绑架做抵押的人:绑票儿。撕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