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石螈
【拼音】:yú shí yuán
【结构】:鱼(上下结构)石(半包围结构)螈(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古两栖动物,有四肢和粗大的尾巴,腹部有残余的鳞片。一般认为它是鱼类进化到两栖动物的中间类型,出现于泥盆纪晚期。
法语Ichthyostega
基础解释一种有机化合物。是用沥青干馏后加硫酸和氨制成的黏稠液体。红棕色或棕黑色,溶于乙醚、乙醇、水和甘油等。医药上常用于防腐、消炎。
读音:yú
[yú]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
(2)(Yú)姓。
读音:shí,dàn
[shí]
[ shí ]1.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2. 指石刻:金石。
3.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4.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5. 姓。
[ dàn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读音:yuán
[yuán]
〔蝾螈〕(rónɡ…)(名)两栖动物;形状像蜥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