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戴
【拼音】:èr dài
【注音】:ㄦˋㄉㄞˋ
【结构】:二(独体结构)戴(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指汉经学家戴德、戴圣叔侄。二戴[èrdài]⒈指汉经学家戴德、戴圣叔侄。
引证解释⒈指汉经学家戴德、戴圣叔侄。引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去圣逾远,异端渐扇。故大、小二戴,共氏而分门;王、郑两家,同经而异注。”皮锡瑞《经学通论》三:“是时两汉俱并无《礼记》一书,故孝宣立二戴及庆氏学,皆《仪礼》之学,源流不同。”
网络解释二戴生卒年不详。字延君。西汉时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又据《成安县志》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东南)人。汉代礼学家,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任信都王(刘嚣)太傅。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礼》”。曾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等的论述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今残。戴德和《小戴礼记》的编纂者戴圣(戴德之侄)都是西汉经学家后苍的弟子。
综合释义指汉经学家戴德、戴圣叔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去圣逾远,异端渐扇。故大、小二戴,共氏而分门;王、郑两家,同经而异注。”皮锡瑞《经学通论》三:“是时两汉俱并无《礼记》一书,故孝宣立二戴及庆氏学,皆《仪礼》之学,源流不同。”二戴[èrdài]
汉语大词典指汉经学家戴德、戴圣叔侄。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序》:“去圣逾远,异端渐扇。故大、小二戴,共氏而分门;王、郑两家,同经而异注。”皮锡瑞《经学通论》三:“是时两汉俱并无《礼记》一书,故孝宣立二戴及庆氏学,皆《仪礼》之学,源流不同。”
其他释义1.指汉经学家戴德﹑戴圣叔侄。
读音:èr
[èr]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
读音:dài
[dài]
(1)(动)把东西放在头、面、胸、臂等处:~手套。
(2)(动)拥护;尊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