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腊
【拼音】:dá là
【注音】:ㄉㄚˊㄌㄚˋ
【结构】:答(上下结构)腊(左右结构)
【繁体】:答臘
词语解释古代龟兹﹑疏勒打击乐器之一﹐与羯鼓相类﹐以手指敲击。后传入中原。
基础解释见/'答腊鼓/',古代龟兹﹑疏勒打击乐器之一﹐与羯鼓相类﹐以手指敲击。后传入中原。
引证解释⒈见“答腊鼓”。
汉语大词典见“答腊鼓”。《汉语大词典》:答腊鼓(答腊鼓) 拼音:dálàgǔ古代龟兹、疏勒打击乐器之一,与羯鼓相类,以手指敲击。后传入中原。《旧唐书·音乐志二》:“答腊鼓,制广于羯鼓而短,以指揩之,其声甚震,俗谓之揩鼓。”元吴莱《题唐明皇羯鼓录后赋歌》:“大声嘈嘈忽放肆,都昙答腊矧敢前。”清翟灏《通俗编·声音》:“都昙答腊,本外蕃乐部,都昙似腰鼓而小,答腊即腊鼓,肖其声也。”
其他释义1.见'答腊鼓'。
1.巽他海沟,平行于苏门答腊岛的海岸线,水域狭窄,深不可测,是两个板块分界的标志。
2.华人在新畿内亚巴布亚立足稳后,再俟机伙同马来西亚、澳洲和印尼决战,将印尼瓦解,使印尼剩下东起苏门答腊、爪哇和西至小巽他群岛的帝汶。
3.据悉,这种猿类学名为合趾猿,它是长臂猿的一个亚科,主要生活在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
4.演奏者的乐器种类繁多,经专家研究确认的乐器有方响、箜篌、拍板、腰鼓、琵琶、答腊鼓、笙、笛等,堪称一支演奏散乐的小型乐队。
5.有一对不满周岁大的苏门答腊双胞胎小老虎和一对小猩猩成为了形影不离的玩伴侣,这在它们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自然丛林的栖息地是不可想象的组合。
6.一部分经冰川路桥扩散到苏门答腊,随后海平面上升,巽他云豹就此进化出两个支系。
7.最近,该研究小组对生活在婆罗洲和苏门答腊的巽他云豹取样展开了遗传分析,又对这两种云豹的颅骨和皮毛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生活在这两个地区的云豹属于不同的云豹家族,它们有可能在一百万年前就已经彼此分离了。
8.在苏门答腊岛最北面的班达奇亚是几个穆斯林占人口大多数的地区之一,当地采用伊斯兰律法。
9.羯鼓、腰鼓、答腊鼓、鸡娄鼓节奏分明,箫、横笛、筚篥、铜角、箜篌抑扬顿挫,让人仿佛置身皇廷。
10.答腊鼓、腰鼓、鸡娄鼓、羯鼓、箫、横笛、筚篥、琵琶、五弦琵琶、铜角、箜篌齐齐上阵,悠扬的乐声响彻枯寂夜空。
读音:dá,dā
[dá]
[ dá ]1. 回话,回复:回答。对答。答辩。答复。答案。对答如流。
2. 受了别人的好处,还(huán )报别人:报答。答报。
[ dā ]1. 义同(一),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读音:là,xī
[là]
[ là ]1.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2. 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腊肉。腊鱼。腊味。
3. 姓。
[ xī ]1. 干肉:“噬腊肉,遇毒。”
2. 晾干:“燃得而腊之以为饵。”
3. 皮肤皴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