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本
【拼音】:jí běn
【注音】:ㄐ一ˊㄅㄣˇ
【结构】:辑(左右结构)本(独体结构)
【繁体】:輯本
词语解释指辑录散佚文稿编成的本子。辑本[jíběn]⒈指辑录散佚文稿编成的本子。
引证解释⒈指辑录散佚文稿编成的本子。引清谭嗣同《<史例>自叙》:“輒研校四库辑本,罗列杜氏所释,辅以陆氏《春秋集传纂例》、刘氏《春秋传説例》。”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六朝小说他据《汉魏丛书》,我据别本及自己的辑本,这工夫曾经费去两年多,稿本有十册在这里。”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但这部书大部分都散佚了,现在只有一个辑本,还保留着一小部分。”
网络解释辑本辑本,汉语词语,释义指辑录散佚文稿编成的本子。
综合释义指辑录散佚文稿编成的本子。清谭嗣同《<史例>自叙》:“輒研校四库辑本,罗列杜氏所释,辅以陆氏《春秋集传纂例》、刘氏《春秋传説例》。”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六朝小说他据《汉魏丛书》,我据别本及自己的辑本,这工夫曾经费去两年多,稿本有十册在这里。”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但这部书大部分都散佚了,现在只有一个辑本,还保留着一小部分。”
其他释义1.指辑录散佚文稿编成的本子。
1.以上所言,虽皆为小疵,较之辑者所下功夫与辑本的文献价值,亦无伤大雅,但笔者本着“春秋责备贤者的精神”,目光所及,却是不得不指出的。
2.除以上所辑,本次秋拍书画专场还将上拍董其昌、张风、改琦、石鲁等人的铭心佳构,皆为诚可期待之作。
3.由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的演变及其向反理性主义的演进,有其内在的理论逻辑。本文对这种演化的逻辑进行了分析和揭示。
4.此外,领思儿童发展中心有绝对酌情权随时删除、暂时停载或编辑本网址上的各项资料而无须给予任何理由。
5.所谓女性手机,无非是新瓶装旧酒,用一个漂亮的时尚外壳包裹起老套的零部件和交互逻辑,本质上不过是厂商追求利润的商业行为。
6.然经载十二而年名不易,军旅屡兴而赦不妄下,不亦卓乎!自亮没后,兹制渐亏,优劣著矣!编辑本段著名典故。
7.编辑本段中文歌词现在是什么时候?到暑假啦这是我们的假期现在是什么…
8.数理逻辑,也称为符号逻辑,是当人们终于认识到,数学的工具可以用来研究的结构,逻辑本身。
9.编辑本段系统升级截至2002年为止,以色列使用爱国者构建其两层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以箭式导弹作为高高度拦截器,爱国者则作为点防御。
10.他们评价历史的标准是混乱的,“歌德尔不完备定理”主张:悖论必须禁止,但是可以承认其逻辑本身的不完备性。
读音:jí
[jí]
1. 聚集,特指聚集材料编书:辑录。辑要。辑逸。编辑。纂辑。
2. 聚集很多材料而成的书刊:丛书第一辑。
3. 和,和睦:辑睦。
4. 敛,拖着不便脱落。
5. 古同“缉”,连缀。
6. 古代称协调驾车的众马。
读音:běn
[běn]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