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量
【拼音】:nián chǎn liàng
【注音】:ㄋ一ㄢˊㄔㄢˇㄌ一ㄤˋ
【词性】:名词。
【结构】:年(独体结构)产(独体结构)量(上下结构)
【简体】:年产量
【繁体】:年產量
词语解释指一年生产的数量。年产量[niánchǎnliàng]⒈指一年生产的数量。
引证解释⒈指一年生产的数量。引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解放前五十多年间,全国除东北外,钢的生产一直只有几万吨;加上东北,全国的最高年产量也不过是九十多万吨。”
综合释义指一年生产的数量。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解放前五十多年间,全国除东北外,钢的生产一直只有几万吨;加上东北,全国的最高年产量也不过是九十多万吨。”年产量[niánchǎnliàng]一年生产的总数量。如:「今年风调雨顺,所以稻米的年产量比往年增加许多。」。
汉语大词典指一年生产的数量。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解放前五十多年间,全国除东北外,钢的生产一直只有几万吨;加上东北,全国的最高年产量也不过是九十多万吨。”
国语辞典一年生产的总数量,如:「今年风调雨顺,所以稻米年产量较往年增加许多。」年产量[niánchǎnliàng]⒈一年生产的总数量。例如:「今年风调雨顺,所以稻米年产量较往年增加许多。」
辞典修订版一年生产的总数量,如:「今年风调雨顺,所以稻米的年产量比往年增加许多。」
辞典简编版一年生产的总数量。 【造句】今年风调雨顺,所以稻米的年产量比往年增加许多。
其他释义1.指一年生产的数量。
1.煤炭年产量一年中减少到原来的四分之一。
2.此地区的湟鱼年产量为全国之首。
3.江南茶区是中国的四大一级茶区之一,年产量大概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二,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无不远近闻名,然而上海似乎自古与茶缘薄。
4.一般当年生姜产量少,姜价上涨,农民加大种植面积,第二年产量突然增多,姜价下降;姜价下降挫伤姜农积极性,种植面积减少或直接导致下一年姜价上涨。
5.巴西甘蔗年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6.武夷茶年产量虽然大,但顶级茶是有限的。
7.这座工厂的年产量约计为五十万吨。
8.高寒草甸地区温度是限制牧草地上年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9.结果表明,林木蒸腾耗水量和材积年产量均随供水水平的高低而增减。
10.人手不足已使我们厂的年产量减少。
读音:nián
[nián]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
读音:chǎn
[chǎn]
(1)(动)人或动物的幼体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卵。
(2)(动)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生产:~销|增~。
(3)(动)出产:~粮|~煤。
(4)(动)物产;产品:土~|特~。
(5)(动)产业:家~|财~。
读音:liáng,liàng
[liàng]
[ liáng ]1. 用器物计算东西的多少或长短:用尺量布。用斗量米。车载斗量。量体温。
2. 估量:思量。打量。
[ liàng ]1. 旧指测量东西多少的器物,如斗、升等。
2. 能容纳、禁受的限度:酒量。气量。胆量。度量。
3. 数的多少:数量。质量。降雨量。限量供应。
4. 估计,审度:量力。量入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