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出一口
【拼音】: rú chū yī kǒu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ㄖㄨˊ ㄔㄨ 一 ㄎㄡˇ
【简拼】: RCYK
【结构】: 动宾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象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出处先秦 韩非《韩非子 内储说下》:“问左右,左右言无有,如出一口。”
语法如出一口动宾式;作谓语;形容许多人说法一样。
示例杀伤疾患,十室九空。百姓怨嗟,如出一口。(唐 韩愈《黄家贼事宜状》)
反义词 聚讼纷纭
1、这件事我问过几个人,如出一口,都说不知道。
2、众人齐声唱起来,声音洪亮整齐,如出一口。
3、这数百人的声音如出一口,震得房梁瓦片上的积灰簌簌直下。
4、但是现在刚刚适应了魔禁又来到死神,这种感觉又萦绕在乌尔的心头,缓缓如出一口浊气“不管了!顺应自然吧,现在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实力仅此而已。
5、周围的男生叫声整齐划一,如出一口。
6、州侯相楚,贵甚矣而主断,左右俱曰‘无有’,如出一口矣。
7、众人如出一口,道“铁定是!还看见了睿亲王府!”。
8、众人如出一口,道:“铁定是!还看见了睿亲王府!”。
9、周围的男生叫声整齐划如出一口。
10、但是现在刚刚适应了魔禁又来到死神,这种感觉又萦绕在乌尔的心头,缓缓如出一口浊气“不管了!顺应自然吧,现在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实力仅此而已。(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造句网)
读音:rú
[rú]
1.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4. 到,往:如厕。
5.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6.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 与,和:“公如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如。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12.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3. 姓。
读音:chū
[chū]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kǒu
[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传说战国时期,有一个燕国人经常外出,他的妻子与一个士人通奸,正逢他从外边回来,遇到士人离开。丈夫问妻子是那里的客人,妻子掩饰说没有。他去问家里其他下人,下人为了他的脸面也同的妻子一样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