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辕之歌
【拼音】: jī yuán zhī gē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撃轅之謌
【注音】: ㄐ一 ㄩㄢˊ ㄓ ㄍㄜ
【简拼】: JYZG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击:敲打;辕:伸向车前驾牲口的长木。敲击着辕木唱的歌。指平民百姓的歌
出处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击辕之歌,有礼风雅。”
语法击辕之歌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1、“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必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2、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
3、“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https://www.chazidian.com/zj-168427/造句网)
4、“夫街谈巷说,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查字典www.chazidian.com/zj-168427/击辕之歌造句】
读音:jī
[jī]
(1)(动)打;敲打:~鼓|~掌|旁敲侧~。
(2)(动)攻打:袭~|游~|声东~西。
(3)(动)碰;接触:冲~|撞~|目~(亲眼看见)。
读音:yuán
[yuán]
(1)(名)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
(2)(名)指辕门;借指衙署:行~。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gē
[gē]
(1)(名)歌曲:民~|山~儿|唱一个~儿。
(2)(动)唱:~者|高~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