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仁不义
【拼音】: bù rén bù yì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不仁不義
【注音】: ㄅㄨˋ ㄖㄣˊ ㄅㄨˋ 一ˋ
【简拼】: BRBY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残忍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三》:“害人与穿窬,因为不仁不义。”
语法不仁不义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讲仁德。
示例窥若辈之倒行逆施,是直欲陷吾元首于不仁不义之中。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五回
1、不要怪我不仁不义,我现在是自身难保。
2、孔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啊!还不快放下你手中的屠刀,你这是在谢罪吗?你这是诋毁你父亲我,教出了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逆子……
3、既然是天知地知,那凭什么就说是我想独吞,莫非是你想做这个不仁不义的狗东西?
4、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八个字,只因你今日一死,便如同铜打铁铸,永远伴随着你曾涤生的大名……
5、像那种不仁不义的朋友,早该"管宁割席,一刀两断。"。
6、各持己见,各主所派,世人敬仰的佛门,到了圣贤庄口中,竟成了不仁不义之辈。
7、我去,这是要杀了我这个不仁不义的‘贵族’报仇雪恨的节奏啊。
8、好吧,该来的总会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老子既然重生了,那么你们这些不仁不义的人,就承受我的怒火吧。
9、县令大人,你说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有何面目存活于天下。
10、生是比死更加艰难的事情,却也因这艰难而更加值得珍重。身上已经沾染着他人的感情交付与恳切思念,又欠着深深情谊,脱身离去,自然是不仁不义。但凡只有勇敢担当起生之负荷与优美的人,其死才将有所附丽。七堇年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rén
[rén]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3. 姓。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yì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