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无臭
【拼音】: wú shēng wú xiù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無聲無臭
【注音】: ㄨˊ ㄕㄥ ㄨˊ ㄒ一ㄡˋ
【简拼】: WSWX
【结构】: 联合式成语
【正音】: 声;不能读作“sēnɡ”;臭;不能读作“chòu”。
【辩形】: 臭;不能写作“绣”。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1、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就象滴水在不经意之间慢慢穿过石头一样。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臭的,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只有成为生活的主人,才能被生活所成就。
2、一粒种子,可以躺在泥土里无声无臭地腐烂掉,也可以成长为参天的大树。
3、昏昏默默,杳杳冥冥,所谓无声,无臭,无内,无外是也。
4、所以再加上功夫,用练神还虚,至形神俱杳,与道合真,以至于无声无臭,谓之脱丹矣。
5、他是个无声无臭的演员。
6、至高神国,庸庸长存,正所谓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7、自然之良即是爱敬之主,即是寂,即是虚,即是无声无臭。
8、每个人都无法忍受自己迟早会消亡,消亡到一个冷漠的世界里,默默无闻,无声无臭。因此,只要还来得及,他就要把自己变成由语词组成的他自己的世界。米兰·昆德拉
9、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曾国藩
10、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王阳明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shēng
[shēng]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chòu,xiù
[xiù]
[ chòu ]1. 不好闻的气味,与“香”相对:臭味儿。臭氧。恶臭。
2. 香气:“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3. 惹人厌恶的:臭钱。臭美。臭架子。臭名远扬。
4. 狠狠地:臭骂一通。
5. 指子弹、炮弹坏,失效:臭火。
[ xiù ]1. 气味的总称:无声无臭。
2. 同“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