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彼此
【拼音】: bù fēn bǐ cǐ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ㄅㄨˋ ㄈㄣ ㄅ一ˇ ㄘˇ
【简拼】: BFBC
【结构】: 动宾式成语
【正音】: 分;不能读作“fèn”。
【辩形】: 此;不能写作“比”。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彼:对方;此:己方。不分你我。形容关系亲密。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我想叫他们今后不分彼此,都是一样。”
语法不分彼此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是自己人,不必见外,作客套话。
示例他就是我,我就是他,我俩原是不分彼此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百三十回)
1、什么是恋爱,恋爱是一种什么感觉?恋爱,是一抹秋影,心心相印;恋爱,是琼脂玉酿,愈久弥香;恋爱,是丁香露泣,清凉暖心;恋爱,是一轮飞镜,你是我,我是你,不分彼此。
2、我愿和你再次不分彼此,宝贝儿,让我们闪亮。
3、这对双胞胎颇有姐妹之间不分彼此的情谊。
4、在他那双被蒙蔽了的眼睛里,他觉得有这么多情同手足的朋友不分彼此地伙用着钱财。
5、孩子们同意把露营费合在一起而不分彼此。
6、我们是多年的好朋友,不分彼此。
7、中午休息时,大家不分彼此,一块吃了起来。
8、他鼻子又高又直,两个鼻孔似乎很能顺顺随人意。不分彼此地闻玫瑰的芳香和牛马粪的臭味。
9、对天下人不分彼此,一视同仁,即所谓“诚”。
10、所有的人,不分彼此,都处在危险之中;如果大家都看到了这种危险,那么就有希望联合起来避开它。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fēn,fèn
[fēn]
[ fēn ]1. 区划开:分开。划分。分野(划分的范围)。分界。分明。条分缕析。分解。
2. 由整体中取出或产生出一部分:分发。分忧。分心劳神。
3. 由机构内独立出的部分:分会。分行(háng )。
4. 散,离:分裂。分离。分别。分崩离析。分门别类。
5. 辨别:区分。分析。
6. 区划而成的部分:二分之一。
7. 一半:人生百年,昼夜各分。春分。秋分。
[ fèn ]1. 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分所当然。身分。分内。恰如其分。安分守己。
2. 构成事物的不同的物质或因素:成分。天分(天资)。情分(情谊)。
3. 料想:“自分已死久矣”。
4. 同“份”,属于一定的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知识分子。
读音:bǐ
[bǐ]
(1)(代)那;那个(跟‘此’相对):~时|由此及~。
(2)(代)对方;他:知己知~。
读音:cǐ
[cǐ]
(1)(代)这、这个:~人。
(2)(代)这儿;这里:就~结束。
(3)(代)这样: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