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实
【拼音】: míng fù qí shí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名副其實
【注音】: ㄇ一ㄥˊ ㄈㄨˋ ㄑ一ˊ ㄕˊ
【简拼】: MFQS
【结构】: 主谓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身后赠谥曰‘恭’曰‘毅’,洵名副其实矣。”
语法名副其实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而况教育能不能名副其实,还是个不能便下断语的问题。(叶圣陶《桥上》)
1、哈哈,情人节成了商家名副其实的搂钱耙子了,不管挨不挨边,都大打情人节的牌,并着实赚了一把。
2、北极熊虽说不像大熊猫那样是国宝,但也是一种极其濒危和可爱的动物。小北极熊动作憨态可掬,而且敏捷轻巧。在野外,它是名副其实的捕猎高手。
3、朴素的设计传递出来的"安心感"、功能丰富的"便利性"、说不出的"融洽适合"以及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等,这才是真正的"名副其实的让人怦然心动"。
4、莫忆一旁暗暗惊诧,巫千雪的针术如此神奇,言攻则神出鬼没,暗器手法高绝,无与伦比,言医则妙手回春,名副其实的杏林高手。
5、妈妈开始总结经验教训,说到,下次我们用鸡鸭鱼一起炖汤,不放油,用炖好的汤和面,再配作料,一定可以做一锅名副其实的“八珍面”了。
6、这颗夜明珠,他天天拿在手上把玩,真是名副其实的掌上明珠。
7、张怀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人,平日对修为高的人往往巴结讨好,阿谀逢迎,对修为低的人却是蛮横欺凌。
8、在这次长途跋涉的旅行中,自己不仅觉得精疲力竭,而且还真正意识到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冒险之旅。
9、这位仿佛不受地心引力控制的篮坛霸主,创造了无数美妙时刻,刷新了的大串记录,成为名副其实的“飞人陛下”。
10、他为官廉洁正直,关心百姓疾苦,是个名副其实的仁人君子。
读音:míng
[míng]
1.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5.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占有:不名一文。
8.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读音:fù
[fù]
[ fù ]1.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职。~手。~官。~使。
2.附带的,次要的:~业。~品。~食。~刊。~歌。~产品。~作用。
3.相配,相称(chèn):名实相~。其实难~。
4.量词(a.一组或一套,如“一~手套”,“全~武装”;b.指态度,如“一~笑脸”)。
[ pì ]剖开,裂开:“不坼不~”。
读音:qí
[qí]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缄其口。独行其是。自食其果。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其他。其余。其次。文如其人。名副其实。言过其实。
3. 那里面的:其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其如是,熟能御之?”
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其如土石何?”
6. 词尾,在副词后:极其快乐。大概其。
读音:shí
[shí]
(1)(动)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心儿的铁球。
(2)(形)真实;实在:~话~说。
(3)(名)实际;事实:传闻失~。
(4)(名)果实;种子:开花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