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山残水
【拼音】: shèng shān cán shuǐ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剩山殘水
【注音】: ㄕㄥˋ ㄕㄢ ㄘㄢˊ ㄕㄨㄟˇ
【简拼】: SSCS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出处清·孙雨林《皖江血·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山残水,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语法剩山残水作主语、宾语;指残破的山河。
1、然而时间已经抹去昔日的繁华,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断壁残璋、剩山残水,‘灰色’是现在的主色调,‘残破’是现在的主旋律。
2、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向天,充满倔强之气;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仰塞之情溢于纸素。
3、苍茫四顾,俯吴楚剩山残水,今古战争场,只合吹铁笛一声,唤醒沧桑世界。
4、他白日纵目,看到的却是“剩山残水无态度”、“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他夜不能寐,听到的是“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https://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读音:shèng
[shèng]
(形)剩余:~下。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读音:cán
[cán]
(1)(形)不完整;残缺:这部书很好;可惜~了。
(2)(形)剩余的;将尽的:~冬|~敌|风卷~云。
(3)(形)伤害;毁坏:摧~。
(4)(形)凶恶:~忍|~酷。
读音:shuǐ
[shuǐ]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