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人才
【拼音】: yī biǎo rén cái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一 ㄅ一ㄠˇ ㄖㄣˊ ㄘㄞˊ
【简拼】: YBRC
【结构】: 偏正式成语
【正音】: 一;不能读作“yì”。
【辩形】: 一表人才和“仪表堂堂”;都形容人的仪表不凡。但一表人才偏重于“品貌”出众;而“仪表堂堂”偏重于“堂堂”;有“仪表庄严大方”的姿态;而一表人才没有。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形容人的相貌;仪表都很出色。
出处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嫁一个么!”
语法一表人才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
示例太子波前妃生子名夫差,年已二十六岁矣,生得昂藏英伟,一表人才。(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九回)
1、传说你长得一表人才,浑身上下全是名牌,好似潘安活在当代,学富五车超北大高才,我慕名来把你膜拜,相见才知,你的确是…猩猩界一奇才!
2、我玉树临风,貌比潘安,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威风凛凛,剑眉星目。才气赛过唐伯虎,财气赛过盖茨。爱己日,我最爱的就是自己。
3、醉乡酒楼,雅间内,十几个身着蓝色锦衣的青年正把酒言欢,青年皆是风华正茂,一表人才。
4、姬人凤也是长得一表人才,看上去不到五十岁,白净的面皮,生着一双摄人魂魄的利眼。
5、他身穿一件深蓝色平素袍子,腰间绑着一根月白色虎纹腰带,一头若流水的发丝,有着一双睿智的虎目,身躯高大,当真是英姿勃勃的一表人才。
6、新来的班主任,长得一表人才,课也上得很生动,大家都喜欢他。
7、一表人才,文质彬彬,衣冠楚楚,风华月貌。
8、他们走后第两天,洼塘村来了一个年轻男子,他看起来文质彬彬一表人才,在村里到处找人闲聊,就好像无所事事的少爷,出来见见市面。
9、博学多才,一表人才,开朗乐观,风趣幽默。
10、他就是秦仁—秦家三少爷,十五岁时,已经靠轻功独步武林,虽然可能真刀真枪打不过对手,但是逃跑功力极强,可以说江湖上没有几个是对手,相貌堂堂一表人才。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biǎo
[biǎo]
(1)(名)外面;外表:~面|由~及里。
(2)(名)中表(亲戚):~哥|~叔。
(3)(动)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表示:发~|~心意。
(4)(动)俗称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
(5)(名)榜样;模范:~率。
(6)(名)古代文体奏章的一种;用于较重大的事件:诸葛亮《出师~》。
(7)(名)用表格形式排列事项的书籍或文件:《史记》十~|统计~。
(8)(名)古代测日影的标杆。参看〔圭表〕。
(9)(名)测量某种量的器具:温度~|电~。(名)计时的器具:温度~|电~。(名)计时的器具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读音:cái
[cái]
(1)(名)才能。
(2)(名)有才能的人:~子。
(3)(名)姓。
(4)(副)刚才;表示以前不久。
(5)(副)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晚。
(6)(副)表示在特定的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结果(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须”或含有这类意思)。
(7)(副)表示发生新情况;本来并不如此;含有“刚刚”的意思。
(8)(副)对比起来表示数量小;次数少、能力差等;有“只”、“仅仅”的意思。
(9)(副)表示强调或确定的语气(句尾常用‘呢’字):那里的风景~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