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废待举
【拼音】: bǎi fèi dài jǔ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百廢待舉
【注音】: ㄅㄞˇ ㄈㄟˋ ㄉㄞˋ ㄐㄨˇ
【简拼】: BFDJ
【结构】: 主谓式成语
【正音】: 待;不能读作“shì”。
【辩形】: 待;不能写作“侍”。
【年代】: 当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百废:指各种荒废的事业;举:举办。各种废置的事业都等待重新办起来。
出处吴晗《海瑞罢官》:“百废待举,他不出头做主,实在令人着急。”
语法百废待举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一切事都有重新做起。
示例百废待举,他不出头做主,实在令人着急。(吴晗《海瑞罢官》)
1、当时,日本刚刚投降,百废待举,南江古城刚刚经过战火洗礼,残砖断瓦,哀鸿遍野,甚是凄凉。
2、现今王国初建,百废待举,处处需要用钱,因此龙毅离开王国,身上不过仅仅带了十几枚银币而已。
3、大地震后的唐山,百废待举,经国家和当地人民的努力,唐山已变成一座崭新的城市。
4、原来如今新皇在南京登基,南京城百废待举,又有四方百姓和各路勤王军来投,一下子南京城就多出了几十万人。
5、新中国初创,百废待举,最缺的就是人才。
6、一见考卷,二眼发呆,三思不解,四肢无力,五脏俱焚,六神无主,七孔流血,八面受敌,九死一生,十万火急,百废待举,千疮百孔。
7、虽然新中国百废待举,但自小受父亲传统文化的教育影响,十七岁的江东平早已深深爱上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在他的心目中,中国一直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
8、大地震后的土耳其,百废待举。
9、汗王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在不足五里的方圆之地创业,现在除叶赫之外,女真各部均已归顺,正是百业待兴,百废待举,所乏者是人才。
10、建国之初,社会生产还没有恢复,百废待举。
读音:bǎi
[bǎi]
(1)(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
(2)(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
读音:fèi
[fèi]
(1)(形)不再使用;不再继续:作~。
(2)(形)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作用的:~料|~票|~气|~渣|~水|~纸。
(3)(形)残废:~疾(残废)。
读音:dài,dāi
[dài]
[ dài ]1.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2.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3.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 dāi ]1. 停留,逗留,迟延:你待一会儿再走。
读音:jǔ
[jǔ]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