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之怒
【拼音】: léi tíng zhī nù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靁霆之怒
【注音】: ㄌㄟˊ ㄊ一ㄥˊ ㄓ ㄌㄨˋ
【简拼】: LTZL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雷霆:霹雳。象霹雳一样的盛怒。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出处《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违垂堂之戒,轻万乘之重,此臣之所惑也。”
语法雷霆之怒作宾语;指大怒。
示例主公暂息雷霆之怒,这牛皋是一员勇将,乃是岳飞的结义兄弟也。(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九回)
1、真君暂息雷霆之怒,休发虎狼之威,非是我揭您的伤疤,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昆仑野人陆压?
2、昔也东争,虽雷霆之怒敢犯;今焉北面,祈天地之量并容。
3、夜瞳找了一卷绷带,小心翼翼的将雷霆之怒给缠绕了起来,然后拿起了一件斗篷将自己全身所笼罩,戴上了兜帽后,夜瞳又找了一张防毒面具戴上。
4、待君父理丧归来之日,闻得此惊世骇人之事,必振发雷霆之怒,严惩吾之所作所为也。
5、耳边,大娘心碎的哭声让她心急如焚,雷霆之怒不可遏,火焰缭绕,一招狂风怒焰拍出,打中了最前面狗腿的胸口。
6、凌凯威不跪,不代表其他人不跪,另外七个被杨幺点到的人,眼见这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连忙就在杨幺暴发那雷霆之怒前跪下去求起了情。
7、言语一声不被当做谋反咔嚓了也得被叉出去,烟波致爽阁那的大水坑等人填呢!“皇上,臣请暂息雷霆之怒,依臣之愚见,两位阿哥只是想事情办得稳妥些!”。
8、公主大发雷霆之怒,赶走了侍女珍妮特,同时也赶走了杰克与汤姆两人,并且发誓永不录用。
9、今日艳阳融融,正是踏雪寻梅赋诗品茗的绝好光景,使相雷霆之怒,却是为何?
10、我几乎要大惊失色,雷霆之怒的力量被他每天一点一滴的吸收,日积月累起来,与身体慢慢融合,令他变得强大,隐隐具备超越了我的实力。
读音:léi
[léi]
1.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雷电。雷鸣。雷动。雷雨。雷霆。雷厉风行。
2.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雷。鱼雷。布雷。扫雷。雷管。
3. 〔雷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雷雷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4. 姓。
读音:tíng
[tíng]
(名)暴雷、霹雳。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nù
[nù]
(1)(形)生气;愤怒
(2)(形)形容气势很盛:~放|~潮。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建都建业。魏国辽东太守公孙渊想与东吴结成同盟。孙权封他为燕王,没想到公孙渊出尔反尔,杀了吴国派去的使臣。孙权听后大发雷霆之怒,准备出兵渡海讨伐公孙渊,被大将陆逊等劝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