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中肯綮
【拼音】: dòng zhòng kěn qìng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動中肎綮
【注音】: ㄉㄨㄥˋ ㄓㄨㄥˋ ㄎㄣˇ ㄑ一ㄥˋ
【简拼】: DZKQ
【结构】: 动宾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动:往往,每每;中:切中,打中;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问题的关键。指常常击中要害或抓住问题的关键
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养生主》:“技经肯綮之未尝。”
语法动中肯綮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元史·王都中传》:“都中遇事剖析,动中肯綮。”
1、“浅予之国画,如其速写人物,笔法轻快,动中肯綮。
2、这个事例充分证明想出成绩便要动中肯綮,找准重点才能一举拔得头筹。[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
3、这个事例充分证明想出成绩便要动中肯綮,找准重点才能一举拔得头筹。(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读音:dòng
[dòng]
(1)(动)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搬~。
(2)(名)动作:一举一~。
(3)(动)使用:~脑筋。
(4)(动)感情起反应:~人。
(5)(动)开始做:~工。
(6)(副)动不动;常常:观众~以万计。
读音:zhōng,zhòng
[zhòng]
[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读音:kěn
[kěn]
(1)(名)附着在骨头上的肉:中~|~綮。
(2)(动)表示同意:我劝说了半天;他才~了。
(3)(动)表示主观上乐意;表示接受要求:~虚心接受意见。
(4)(动)〈方〉表示时常或易于:这几天~下雨。
读音:qìng,qǐ
[qìng]
[ qìng ]1. 〔肯綮〕见“肯”。
2. 筋骨结合处;比喻事物的关键。
[ qǐ ]1. 古同“棨”,古代官吏出行用作符信的戟衣。
2. 细緻的缯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