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迈龙钟
【拼音】: nián mài lóng zhōng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ㄋ一ㄢˊ ㄇㄞˋ ㄌㄨㄥˊ ㄓㄨㄥ
【简拼】: NMLZ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龙钟:行动不灵便。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墓上,提着我的名字,说我蘧佑年迈龙钟,不能亲自再来拜谒墓道了。”
语法年迈龙钟作谓语、状语、定语;多用于老人等。
读音:nián
[nián]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
读音:mài
[mài]
(1)(名)提脚向前走;跨:~步|~过门坎。
(2)(形)老:老~|年~。
(3)(量)英里(用于机动车行车速度):一个钟头走三十~。
读音:lóng
[lóng]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读音:zhōng
[zhōng]
(1)(名)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鼎|~鼓|~楼。
(2)(名)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摆|~表|~点|~声。
(3)(名)指钟点、时间:六点~。
(4)(动)(情感)等集中:~爱|~情。
(5)姓。
(6)(名)同“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