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识字
【拼音】: mù bù shí zì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目不識字
【注音】: ㄇㄨˋ ㄅㄨˋ ㄕˊ ㄗˋ
【简拼】: MBSZ
【结构】: 主谓式成语
【年代】: 近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指一个字也不认得
出处清·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矧纳赀之例行,而目不识字者可为郡邑博士。”
语法目不识字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盲。
1、论文,自己也不是那目不识字的白丁。
2、遇神杀神,遇佛灭佛,然,千古功业就毁在了目不识字上面。
3、看见儿子把一本本红灿灿的《获奖证书》捧回家中,目不识字的陈万芳骄傲极了:“妈妈从小没机会上学,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你能好好学习,为妈妈挣一口气。
4、论文,自己也不是那目不识字的白丁。(查字典造句www。chazidian。com/zj-311689/)
5、看见儿子把一本本红灿灿的《获奖证书》捧回家中,目不识字的陈万芳骄傲极了:“妈妈从小没机会上学,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你能好好学习,为妈妈挣一口气。(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
6、看见儿子把一本本红灿灿的《获奖证书》捧回家中,目不识字的陈万芳骄傲极了:“妈妈从小没机会上学,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你能好好学习,为妈妈挣一口气。(查字典造句https://www。chazidian。com)
读音:mù
[mù]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shí,zhì
[shí]
[ shí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 zhì ]1. 记住:博闻强识。
2. 标志,记号。
读音:zì
[zì]
(1)(名)文字:~调|~汇|~谜|~面|~模|~目|~幕|~盘|~形|~样|~义|~音|~母|~里行间|~斟句酌。
(2)(名)(~儿)字音:咬~儿。
(3)(名)字体:篆~|草~。
(4)(名)书法的作品:~画。
(5)(名)字眼;词:词典中没有这个~。
(6)(名)(~儿)字据:立~为凭。
(7)(名)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诸葛亮~孔明。
(8)(名)旧时称女子许配:待~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