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
【拼音】: zhǐ yú zhì shàn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ㄓˇ ㄩˊ ㄓˋ ㄕㄢˋ
【简拼】: ZYZS
【结构】: 动宾式成语
【辩形】: 止;不能写作“至”;至;不能写作“止”。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语法止于至善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示例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间世便同时变了凝固的东西了。”
1、故正心之功不在他求,只在诚意之中,体当本体明澈,止于至善而已矣。
2、若不能从根本着手,奢谈企业管理是没有用的。管理没有秘诀,只看肯不肯努力下功夫,凡事求其合理化,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应是追根究底,止于至善。
3、亨利公司秉承"正直协作诚实守信"的理念,以"不断创新止于至善"的精神,用多年来公司在制冷工艺食品工艺等多方面积累的技术和经验,谋求亨利与客户的共同发展。
4、艾莱依秉承“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企业精神,倡导“名牌的生命在于品质与文化”的品牌理念,“以诚取信、以信取利”,以实施名牌战略为导向,进一步练好内功,致力于将“艾莱依”打造成为国际知名服装品牌。
5、因此,止于至善之义,就不仅仅指用心无有不善,同时亦指处事的圆满无缺。
6、工程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创业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是一种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的团队精神,是一种心胸宽广,止于至善的人文精神。
7、通达就是止于至善,一通百通,什么地方都能去,什么事情都想得通。
8、格竹实践注定要失败是由朱子格物论中知识论的方法取向与止于至善的道德目的之间的矛盾关系决定的,典型地暴露了朱子格物论的科学主义倾向导致的道德实践论困境,这也表明科学主义路线不可能使人类的精神获得自由和超越,不可能彻底解决人类的精神生活问题,特别是终极意义问题。
9、盖明德新民固皆欲其止于至善,然非无有以知夫至善之所在,则不能有以得其所当止者而止之,如射者固欲其中人正鹄,然不先有以知其正鹄之所在,则不能有以得其所当中者而中之也。
1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读音:zhǐ
[zhǐ]
(1)(动)停止:~步|~境。
(2)(动)拦阻;使停止:~痛|~吐|~泻|~血。
(3)(动)(到、至……)截止:至今为~。
(4)(副)仅;只:~此一家。
读音:yú
[yú]
1. 介词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
c.对,如“勤于学习”
d.向,如“出于自愿”
e.给,如“问道于盲”
f.自,从,如“取之于民”
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 后缀
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
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 姓。
读音:zhì
[zhì]
(1)(动)到:~今|~此|~死不屈。
(2)(动)至于:甚~。
(3)(副)极;最:~迟|~毒|~理|~亲|~上|~圣|~孝|~仁。
读音:shàn
[shàn]
(1)(形)善良;慈善:~举|~事。
(2)(形)善行;善事:行~。
(3)(形)良好:~策|~本。
(4)(形)友好;和好:友~|亲~。
(5)(形)熟悉:面~。
(6)(形)办好;弄好:~后|~始~终。
(7)(形)擅长;长于:多谋~断。
(8)(形)好好地:~自保重。
(9)(形)容易;易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