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仁人
【拼音】: zhì shì rén rén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ㄓˋ ㄕˋ ㄖㄣˊ ㄖㄣˊ
【简拼】: ZSRR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志向宏伟、道德高尚的人。指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人士。(仁:仁爱;高尚)。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语法志士仁人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旧中国,有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探索真理而流血牺牲。
1、我们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经历过多次抵御外侮的斗争;尤其是在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百年以来,有多少民族英雄,志士仁人,毁家纾难,为之抛头颅、洒热血,捍卫我们民族的尊严和独立,保卫我们国家的统一和抵抗分割。
2、菊花向以“花中君子”而名扬天下。“家家争说黄花秀,处处篱边铺彩霞”。菊花尤其为那些不趋世俗、节操高尚的志士仁人、迁客骚人所钟爱。
3、所以,扬弃"革命史"的叙述框架,以现代化作为叙述主线考察历代志士仁人关于现代化的认识和反思,对于重新审视和研究这一段历史是很有益的。
4、许多志士仁人为维护先哲们倡导的和平、平等等国际关系准则,贡献了极大力量、智慧甚至生命,使两国关系出现了今天的较好局面。
5、为发展市场经济,博奕愿与各界志士仁人竭诚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6、但是,在志士仁人的努力下,本草学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继承和发扬方面均有新的发展。
7、孔子认为,“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一个志士仁人,必须关注德行,“行己有耻”,即对自己的行为有羞耻之心,有道德感、荣誉感。
8、以与敌作殊死战,内则加笔伐于魑魅魍魉,表同情于志士仁人。
9、也希望志士仁人加入我们的行列,携手共渡创业之艰辛,举杯同庆成功之欢乐!
10、为了救亡图存,中国的志士仁人蹈厉奋发、艰苦求索,进行了一次又一次英勇卓绝的尝试和可歌可泣的斗争。
读音:zhì
[zhì]
(1)(名)志向;志愿:~同道合。
(2)(名)姓。
(3)(动)〈方〉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称~~。
(4)(动)记:~喜|~哀。
(5)(名)文字记录:杂~。
(6)(名)记号:标~。
读音:shì
[shì]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
读音:rén
[rén]
1. 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仁义(a.仁爱与正义;b.通情达理,性格温顺,能为别人着想)。仁爱。仁政。仁人志士(仁爱有节操的人)。仁义礼智(儒家的伦理思想)。仁至义尽。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2. 果核的最内部分或其他硬壳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儿。
3. 姓。
读音:rén
[rén]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问仁德忠义与生命发生冲突怎么办?孔子说:“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回答必须从上面作起,带动百姓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