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补缺
【拼音】: shí yí bǔ quē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简拼】: SYBQ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捡取遗漏,弥补缺失。
1、他试图通过自己的研究拾遗补缺,去解放军档案馆等地查看,找父亲的老部下、老战友讲述,让很多因特殊时代等原因遗失的历史,还原本来的面目。
2、工作中,人人都能积极改变自我,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人人都能拾遗补缺,主动发挥好作用,我们的工作才能好干,才能干好。
3、大上新项目,拾遗补缺,扩大加工业务,搞好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实现多次增值。
4、年轻干部唯有保持平常心、甘做寻常事,扮演好拾遗补缺、“跑龙套”的小角色,才能久久为功、日日精进,寻找到事业与人生的蓝海。
5、;然后歼十歼十一飞豹过去拾遗补缺,消灭残存目标。
6、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典当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
7、高考考生可以依据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拾遗补缺。
8、还有余票或观博还未过瘾的游客,不妨抓住这最后的几天时间,拾遗补缺,为自己的世博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9、在促进社会保障体系走向完善的进程中,拾遗补缺是工会对自身社会保障工作的定位。
10、在人类的保障事业中,慈善的作用是拾遗补缺,唤起人们的爱心和善心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读音:shí,shè
[shí]
[ shí ]1. 捡,从地上拿起:拾草。拾粪。拾零(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常用于文章标题)。拾取。俯拾皆是。拾人牙慧。
2. 收,敛,整理:收拾。拾掇。
3. “十”的大写。
4.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 shè ]1. 古同“涉”,历,经由:拾级而上。
读音:yí,wèi
[yí]
[ yí ]1.遗失。
2.遗失的东西:路不拾~。
3.遗漏:~忘。补~。
4.留下:~迹。~憾。不~余力。
5.专指死人留下的:~容。~嘱。~著。
6.排泄大小便或精液(多指不自主的):~矢。~尿。~精。
[ wèi ]赠与;送给:~之千金。
读音:bǔ
[bǔ]
(1)(动)添上材料;修理破损的东西;修补:~袜子。
(2)(动)补充;补足;填补(缺额):弥~。
(3)(动)补养:滋~。
(4)(名)〈书〉利益;用处:不无小~。
读音:quē
[quē]
(1)(动)缺乏;短少:~人|~肥|~水。
(2)(动)残破;残缺:这本书~了两页。
(3)(动)该到而未到:~勤|~席。
(4)(动)旧时指官职的空额;也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