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踊哭泣
【拼音】: pì yǒng kū qì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ㄆ一ˋ ㄩㄥˇ ㄎㄨ ㄑ一ˋ
【简拼】: PYKQ
【结构】: 偏正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辟:通“擗”,以手拍击胸膛;踊:用脚顿地。捶着胸跺着脚大哭。形容极度哀伤地痛哭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衰绖管屦,辟踊哭泣,所以谕哀也。”
语法辟踊哭泣作谓语、宾语;用于悲伤时。
读音:bì,pī,pì
[pì]
[ bì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 pì ]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 pī ][辟头](pī tóu)同“劈头”。
读音:yǒng
[yǒng]
(动)往上跳:~跃。
读音:kū
[kū]
(动)因痛苦悲哀或感情激动而流泪;有时候还发出声音。
读音:qì
[qì]
(1)(动)小声哭:~诉|哀~|悲~|抽~|哭~。
(2)(名)眼泪:饮~|~下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