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国安邦
【拼音】: lì guó ān bāng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立國安邦
【注音】: ㄌ一ˋ ㄍㄨㄛˊ ㄢ ㄅㄤ
【简拼】: LGAB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你看我立国安邦为相宰,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元·宫大用《七里滩》第一折:“自开基起运,立国安邦,坐筹帷幄,竭力疆场。”
语法立国安邦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圣朝卿相,一个个忠君上,立国安邦,扶持万载山河壮。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
1、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构成了立国安邦的精神支柱。
2、透过这段论述,我们不难看出管仲的德治思想,他将“礼、义、廉、耻”放在立国安邦的高度,由此足见四维的重要性。
3、迫在眉睫的大事,是确定走什么道路去实现立国安邦的目标。
4、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
5、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立国安邦的基本要素。
6、忠于祖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构成了立国安邦的精神支柱。
7、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构成了立国安邦的精神支柱。(https://www.chazidian.com/zj-2531/立国安邦造句)
8、圣朝卿相,一个个忠君上,立国安邦,扶持万载山河壮。◎元·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
读音:lì
[lì]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
读音:guó
[guó]
(1)(名)国家:~内|祖~|外~|保家卫~。
(2)(名)代表国家的:~徽|~旗|~宴。
(3)(名)指我国的:~产|~术|~画|~药。
(4)(名)(Guó)姓。
读音:ān
[ān]
(1)(形)安定:心神不~。
(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
(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
(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
(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
(6)(动)安装;设立:~电灯。
(7)(动)加上:~罪名。
(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
(9)姓。
(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
(11)(量)安培的简称。
读音:bāng
[bāng]
(名)国:~国|~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