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样文章
【拼音】: guān yàng wén zhāng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官様文章
【注音】: ㄍㄨㄢ 一ㄤˋ ㄨㄣˊ ㄓㄤ
【简拼】: GYWZ
【结构】: 偏正式成语
【辩形】: 章;不能写作“张”。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解释原指官场上有固定套式的例行公文。现比喻徒具形式;摆摆样子;没有实际内容的文章、言词或做法。
出处明 沈鲸《双珠记 风鉴通神》:“~大手笔,衙官屈宋谁能匹。冀得鸿胪第一传,平地雷轰声霹雳。”
语法官样文章偏正式;作宾语、定语;指只注意形式,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
示例但此辈有运动而无文学,则亦殊令出版者为难,盖官样文章究不能令人自动购读也。(《鲁迅书信集 致李小峰》)
近义词 一纸空文
1、这些话题就像是官样文章里俗套的排比句一样,俗上加俗。
2、但康无双是文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
3、既要使用殖民者强迫使用的语言作为表现的媒介,又要坚持存在骨血之中的民族的立场,作家们除了不得不虚与委蛇,写些官样文章,一个重要的文学策略就是将叙述的焦点转移到民间的民族的生活。
4、这件事情对陈道之的触动也很大,因为他就是个喜欢做官样文章的人。
5、大人但放宽心,此乃我本人前来,只因周卜成冒犯虎威,案情难恕,虽是武后本旨讯办,也不过是官样文章,掩人耳目。
6、海子把文学创作的体会搬到官样文章之中,还惦记着要语出惊人,辞藻华丽,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
7、徐鸿章来到益北县,徐向东组织了四套班子联席会,随后是主要领导的接风宴,官样文章全都做到位,只差脑门上写起徐鸿章是我徐向东的人。
8、可某些大人们却还在掩耳盗铃,只是一味的抛出那一套早已用烂了的官样文章。
9、这官样文章我还不懂?妈的,我真成了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了!他把一肚子怨气摁住了,堆出一脸笑纹“放心,我会照办。
10、为加快性电厂的建设,鼓励私人投资,政府想减少官样文章,虽然环保主义者警告说…
读音:guān
[guān]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
读音:yàng
[yàng]
(1)(名)形状;模样;样子:~式|模~|图~。
(2)(名)样子:两年未见;他还是老~子。
(3)(名)样子:~品|~本|货~。
(4)(量)表示事物的种类:四~儿点心。
读音:wén
[wén]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读音:zhāng
[zhāng]
(1)(名)音乐的一曲;歌曲诗文的段落。
(2)(名)条目。
(3)(名)条理。
(4)(名)章程。
(5)(名)奏章。
(6)(名)(Zhānɡ)姓。
(7)(名)图章:印~|盖~。
(8)(名)佩带在身上的标志:领~|臂~|胸~|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