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吾身
【拼音】: sān xǐng wú shēn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ㄙㄢ ㄕㄥˇ ㄨˊ ㄕㄣ
【简拼】: SXWS
【结构】: 动宾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一说一日反省三次。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亦作“吾日三省”。
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语法三省吾身作谓语、定语;指自我反省。
示例三省吾身,谓予无愆。(宋·洪迈《容斋续笔·十五·逐贫赋》)
1、华夏五千文明史,瑰宝难书若星辰;济弱扶伤善之本,敬老慈幼德为根;明礼守法笑声多,三省吾身日日新;礼义廉耻修身勤,律己诚信文明人。
2、一个中心牢记,二为方向指明,三省吾身律己,四海广交宾朋,五星红旗神圣,六合同春安宁,七月重温党史,八一军旗更红,九州生机勃发,十八大指航程!
3、多回头看看,检点一下自己的思想行为是否正大光明,乃孔老夫子所提倡的"吾日三省吾身"。
4、一尘不染天地中,二足勇攀道德峰。三省吾身常自律,四方经典勤贯通。五谷丰登歌和谐,六业兴旺正气冲。七面八方讲文明,九州处处树新风!
5、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
6、自我评价:每日三省吾身,闵于行,而好于学,不耻下问,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7、低碳绿色,珍惜生态,礼貌互敬,语言洁净,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一诺千金,坚守城信,传承慈孝,崇尚礼仪,和谐自律,弘扬正气,三省吾身,严于律己。
8、这是一个以“心灵的自我鞭苔”为最终定位和品质追求的栏目,推崇“没有反思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人生”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价值观。
9、现在还在台上享受鲜花和掌声的官员,也该怵然而惊,“每日三省吾身”,及时矫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千万不要走上同样的邪路,成为老百姓放鞭炮庆贺的对象。
10、文明之道,贵在和谐。三省吾身,浩气长存。坚守诚信,一言九鼎。厚德载物,臻于至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尊老敬长,传承孝慈。廉洁风清,弘扬正气。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shěng,xǐng
[xǐng]
[ shěng ]1. 地方行政区域:省份。省会。
2. 节约,不费:省钱。省事。省吃俭用。
3. 简易,减免:省略。省称。省写。
4. 中国古官署名:中书省(a.魏晋开始设置,总管国家政务,历代有所沿革,唐初设“中书、尚书、门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书省”兼管“尚书省”的职权,权更重,成为中央最高的官署,称地方最高行政官署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是现在“省”的来历)。尚书省。门下省。秘书省。
5. 古代称王宫禁地:省中。省闼(禁中)。
[ xǐng ]1. 检查:反省(检查自己)。省察(考察)。吾日三省吾身。
2. 知觉,觉悟:省悟。发人深省。
3. 看望父母、尊亲:省亲。省视。
读音:wú,yù
[wú]
[ wú ]1. 我,我的:吾身。吾国。吾辈。
2. 姓。
[ yù ]1. 古同“御”,抵御。
读音:shēn
[shēn]
(1)(名)身体:~上。
(2)(名)指生命:奋不顾~。
(3)(名)自己;本身:以~作则。
(4)(名)人的品格和修养:修~。
(5)(名)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船~。
(6)(名)(~儿)(量)用于衣服:做两~儿制服。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曾参勤奋好学,深得孔子的喜爱,同学问他为什么进步那么快。曾参说:“我每天都要多次问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力?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实的地方?先生教的学生是否学好?如果发现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