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立名目
【拼音】: qiǎo lì míng mù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ㄑ一ㄠˇ ㄌ一ˋ ㄇ一ㄥˊ ㄇㄨˋ
【简拼】: QLMM
【结构】: 动宾式成语
【正音】: 名;不能读作“mín”。
【辩形】: 立;不能写作“为”。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名目:各种名称、项目。用欺骗的手段设立各种名目;以达到不正当目的。
出处明 李开先《闲居集》:“又将郭宗报出水退正湖地三百顷余,不补原包套征粮地数,巧立名目,作为册外,私自收受。”
语法巧立名目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向企业巧立名目收费的做法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
近义词 弄虚作假
1、这帮狗官纠结在一起,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对百姓敲骨吸髓。
2、这帮狗官纠结在一起,巧立名目,横征暴敛,对百姓敲诈勒索。
3、这个县巧立名目乱收费,老百姓极为不满。
4、反动统治阶级巧立名目,在治水、导淮等等幌子下横征暴敛,中饱私囊。
5、监督管理分局巧立名目,对全县乡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收取所谓的年检费被咸阳市药监局查处,责其改正退费并通报全市后,该局以无钱为由至今知错不改。
6、中华儿女龙脉传,土地良田生命源。祖辈繁衍沃土上,子孙生息耕播田。丰衣足食高产量,富裕发家大发展。怎容土地乱占有,巧立名目建堂馆。全国土地日:戳穿私利占耕田,杜绝非占米粮。
7、专家点评:这个房屋承购意向金,是该条款制订者巧立名目,为了达到先收取买方钱款、取得不当得利而设置的一个陷阱。
8、年终到了,要防止一些单位巧立名目,滥发钱物。
9、也就是说,各级政府机关,除了必要的规费以外,不允许巧立名目,向人民群众收费。
10、即使如此,我们希望雇主不应该利用法例的灰色地带,在饭钟钱和休息日工资巧立名目,侵损雇员的利益。
读音:qiǎo
[qiǎo]
(1)(形)心思灵敏;技术高明:~干|~匠|~辩。
(2)(形)(手、口)灵巧:~劲儿|~手|熟能生~|嘴~。
(3)(形)恰巧;正遇上某种机会:~合|~遇|凑~|刚~|可~|碰~|偏~。
(4)(形)虚浮不实的(话):花言~语。
读音:lì
[lì]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
读音:míng
[míng]
1.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5.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占有:不名一文。
8.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读音:mù
[mù]
(1)(名)眼睛:有~共睹|历历在~。
(2)(动)〈书〉看:~为奇迹。
(3)(名)大项中再分的小项:项~|细~|纲举~张。
(4)(名)目录:书~|药~|剧~。
(5)(名)生物学中把同一纲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目;如鸟纲中有雁形目、鸡形目等。目以下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