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声细语
【拼音】: dī shēng xì yǔ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低聲細語
【注音】: ㄉ一 ㄕㄥ ㄒ一ˋ ㄩˇ
【简拼】: DSXY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形容小声说话
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说了最近的往来,时断时续,还是有些羞答答的,怕难为情。”
语法低声细语作主语、宾语、状语;指小声说话。
示例她们在低声细语地议论最近的事
1、那个长得文质彬彬的男孩从老师的办公室出来后就神采奕奕的在花园里漫步了一会儿,然后健步如飞的跑到李宁的面前,低声细语的说点什么,便一同回教室了。
2、房间内,小柔静静的躺在床榻之上,脸上不时呈现出若有若无的痛苦之色,染血的衣物早已经换上一身洁白,床边还坐着天厉,抓着小柔不住的低声细语。
3、我温柔地吻着她的嘴唇,轻轻地在她耳傍低声细语,直到她半昏晕地困倦惰怠。
4、或许在街上你们低声细语,但在这里不应该这样,这是另一个系统,我们有一个恒定的外压强。
5、从小木屋里远远传来的低声细语,时不时地被歌声打断,奥康瓦听到了,这是他的妻子们同各自的孩子在讲民间故事。
6、“当满月来临,当满月来临,”她低声细语。
7、这个锯子不是低声细语而是怒号发狂的。
8、小张满面春风的走到垂头丧气的小李面前,低声细语地寻问着缘由。
9、充满哀婉的乐曲声从古琴上飘了出来,时而如低声细语,时而又如凭窗独坐,将一份如泣如诉的相思之情,表达的淋漓极致,深入心底。
10、在台下,她说话时从来都是低声细语,从不咋咋呼呼。
读音:dī
[dī]
(1)(形)从下向上距离小:地势~。
(2)(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下:水平太~。
(3)(形)等级在下的:~年级学生。
(4)(动)(头)向下垂:~头。
读音:shēng
[shēng]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读音:xì
[xì]
(1)(形)(条状物)横剖面小。
(2)(形)(长条形)两边的距离近:~线。
(3)(形)颗粒小:~面|~沙。
(4)(形)音量小:嗓音~。
(5)(形)精细:~瓷|~致|~活。
(6)(形)仔细;详细;周密:~看|精打~算|~心。
(7)(形)细微;细小:~节|事无巨~。
(8)(形)〈方〉年龄小:~妹|~娃子。
读音:yǔ,yù
[yǔ]
[ yǔ ]1. 话:语言。汉语。英语。语录。语汇。语重心长。
2. 指“谚语”或“古语”: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 代替语言的动作:手语。旗语。
4. 说:细语。低语。
[ yù ]1. 告诉:不以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