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束脚
【拼音】: shù shǒu shù jiǎo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ㄕㄨˋ ㄕㄡˇ ㄕㄨˋ ㄐ一ㄠˇ
【简拼】: SSSJ
【结构】: 联合式成语
【年代】: 当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
出处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按照法律办事,不等于束手束脚。”
语法束手束脚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做事过分小心,不敢放手去做。
示例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26章:“所以处处怕影响不好,才束手束脚。”
1、他暗自思量,原来老头子的武功这等邪门,可恨他一身上乘武功,平日却尽教自己一些上不得台盘的庄稼把式,一到临敌交战,处处束手束脚。
2、人真是令人费解的一种动物,自己在那儿胡乱猜测,编出一个又一个可怕的幻想,又被这些幻想吓住了,束手束脚的,什么也不敢做。如果站在客观的立场来看这个过程,肯定会觉得一切充满了讽刺意味。
3、不过一旦它们赢得了战斗,等待它们的将是一场慢性的,或许也是更磨人的冲突:制止政府征收苛捐杂税,或阻止政府规定每一件事都需要层层审批,束手束脚,以至一切都变得得不偿失的角力。
4、青年人应当敢于创新,敢于实践,而不应当畏首畏尾,束手束脚。
5、还有蠢蠢欲动的天轨经纶,也要尽快炼化,他可不想在身体之中埋着这么一颗定时炸弹,被它束手束脚。
6、小型企业则被被束手束脚,它们鼓励“复制”而非“创新”。
7、它规章网络过于束手束脚,它的工作保障过于刻板,它的医疗、福利和教育系统需要剧变。它的服务业发展不足。
8、我们不要清规戒律,不要束手束脚,不要谨小慎微。
9、省得以后束手束脚,常言说得好,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
10、这些条条框框,可真是束手束脚。
读音:shù
[shù]
(1)(动)捆缚;系(jì)
(2)(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一~鲜花。
(3)(名)聚集成一长条的东西:电子~。
(4)(动)控制;约束:拘~|~手~脚。
(5)姓。
读音:shǒu
[shǒu]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
读音:shù
[shù]
(1)(动)捆缚;系(jì)
(2)(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一~鲜花。
(3)(名)聚集成一长条的东西:电子~。
(4)(动)控制;约束:拘~|~手~脚。
(5)姓。
读音:jiǎo,jué
[jiǎo]
[ jiǎo ](1)(名)人或动物的肢体中,支撑身体接触地面的部分:赤脚、跺脚、马脚。
(2)(名)物体的基部、下端:墙脚、桌脚、山脚。
(3)(量)计算用脚踢、踹、踩等动作的单位:连踢三脚、踹了两脚、踩了一脚。
[ jué ]同“角(jué)”。现多用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