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死无二
【拼音】: yǒu sǐ wú èr
【常用程度】: 生僻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繁体】: 有死無二
【注音】: 一ㄡˇ ㄙˇ ㄨˊ ㄦˋ
【简拼】: YSWE
【结构】: 紧缩式成语
【年代】: 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解释表示意志坚定,虽死不变。
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必报德,有死无二。”
语法有死无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5回:“从一而终,有死无二,这是忠臣节概,有些意气。”
1、这狗官把这里搞得有死无二,乌烟瘴气,老百姓恨不得将他食肉寝皮。
2、“公既至军中,标剑登坛乃誓曰,必破倭,有死无二。https://www.chazidian.com/zj-139593/造句网
读音:yǒu,yòu
[yǒu]
[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 yòu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读音:sǐ
[sǐ]
(1)生命终止。
(2)(形)不顾生命;拼死:~战|~拼。
(3)(形)表示达到极点:高兴~了|~顽固。
(4)(形)不可调和的:~对头|~对手。
(5)(形)不活动、固定:~脑筋|时间定~。
(6)(动)不能通过:~胡同|堵~。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èr
[èr]
(1)(数)数目字:一~。
(2)(数)序数;表顺序:第~。
(3)(形)次等的:~把刀。
(4)(形)两样: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