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兽渡河
【拼音】: sān shòu dù hé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字数】: 四字成语
【注音】: ㄙㄢ ㄕㄡˋ ㄉㄨˋ ㄏㄜˊ
【简拼】: SSDH
解释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
出处《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shòu
[shòu]
(1)(名)哺乳动物的通称。一般指有四条腿、全身生毛的哺乳动物
(2)(形)比喻野蛮;下流:~心|~行。
读音:dù
[dù]
(1)(动)乘船或游泳横过江河等;由此到彼:横~。
(2)(名)渡头、渡口;过江河的地方:风陵~。
读音:hé
[hé]
(1)(名)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江~|~流|内~|运~|护城~。
(2)(名)指银河系:~外星系。
(3)(名)特指黄河:~西|~套。